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我国社会组织协商路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S第6-7页
导论第10-18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 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相关概念辨析第12-15页
        (一) 社会组织第12-13页
        (二) 社会组织协商第13-15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四、研究方法第17页
    五、创新点第17-18页
第一章 我国社会组织协商路径概况第18-24页
    一、我国社会组织协商现状第18页
    二、完善我国社会组织协商路径的作用第18-21页
        (一) 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第18-19页
        (二) 提高政策合理性第19页
        (三) 化解社会矛盾第19-20页
        (四) 促进公民意识的形成第20页
        (五) 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第20-21页
    三、我国社会组织协商的路径选择第21-24页
        (一)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参与协商第21-22页
        (二) 通过人民政协参与协商第22页
        (三) 通过政府部门参与协商第22-24页
第二章 我国社会组织协商路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4-31页
    一、我国社会组织协商路径存在的问题第24-28页
        (一) 独立性不强第24-25页
        (二) 自身能力较低第25页
        (三) 协商意识缺乏第25-26页
        (四) 制度保障滞后第26-27页
        (五) 协商渠道有限第27-28页
    二、我国社会组织协商路径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8-31页
        (一) 外部体制因素第28-29页
        (二) 自身能力因素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协商的案例分析第31-33页
    一、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协商的案例第31-32页
        (一) 绿家园环保组织与怒江水坝建设第31页
        (二) 自然之友与藏羚羊保护第31-32页
    二、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协商的案例总结第32-33页
第四章 推动我国社会组织协商路径建设的措施第33-38页
    一、加强党的领导第33页
    二、增强社会组织协商观念第33-34页
    三、提高协商水平第34-35页
    四、拓展协商渠道第35-36页
    五、规范社会组织协商制度第36页
    六、网络平台的应用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强和改善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研究
下一篇:我国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