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3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公安刑事执法程序的内涵和外延 | 第14-22页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2.2 刑事执法程序概述 | 第15-19页 |
2.2.1 受案、立案 | 第15-16页 |
2.2.2 侦查 | 第16页 |
2.2.3 强制措施 | 第16-17页 |
2.2.4 移送审查起诉 | 第17-19页 |
2.3 办理刑事案件的特点 | 第19-22页 |
2.3.1 时效性 | 第19页 |
2.3.2 强制性 | 第19-20页 |
2.3.3 法律性 | 第20-22页 |
3 刑事执法程序运用实证考察:以C市公安机关刑侦大队为研究对象 | 第22-32页 |
3.1 C市刑侦大队概况 | 第22-23页 |
3.2 典型刑事案件执法程序 | 第23-32页 |
3.2.1 盗窃案刑事执法程序 | 第23-26页 |
3.2.2 “两抢”案刑事执法程序 | 第26-28页 |
3.2.3 命案刑事执法程序 | 第28-32页 |
4 公安刑事执法程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4.1 公安刑事执法程序问题 | 第32-35页 |
4.1.1 执法程序不规范 | 第33页 |
4.1.2 刑事案件移送难的问题 | 第33-34页 |
4.1.3 办案程序难推进,执法主体消极怠工现象 | 第34页 |
4.1.4 刑事执法保障资源匮乏 | 第34-35页 |
4.2 刑事执法程序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4.2.1 办案主体的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 第35-36页 |
4.2.2 立法资源不足造成的案件移送难现象 | 第36-37页 |
4.2.3 刑事执法考核与问责机制不完善 | 第37-38页 |
4.2.4 警务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38-40页 |
5 公安刑事执法程序问题破解路径 | 第40-46页 |
5.1 提升公安刑事执法队伍素质 | 第40-42页 |
5.1.1 加强刑事执法的职业培训 | 第40-41页 |
5.1.2 加强公安执法人员的严格选拔 | 第41-42页 |
5.2 健全刑事执法程序法律政策 | 第42-43页 |
5.3 完善刑事执法评估与问责机制 | 第43-44页 |
5.4 完善警务保障机制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4页 |
访谈提纲 | 第48-49页 |
访谈笔录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