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人脸图像的人脸老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8页
    1.1 引言第8页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4 人脸老化面临的挑战第12-13页
    1.5 实验使用的数据库第13页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3-15页
    1.7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5-18页
2 基于图像的人脸老化技术综述第18-28页
    2.1 基于原型的人脸老化方法第18-19页
        2.1.1 光照敏感的年龄进化模型第18-19页
    2.2 基于建模的人脸老化方法第19-28页
        2.2.1 分层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第20-23页
        2.2.2 基于老化字典的个性化老化过程第23-28页
3 基于2D-DCT及高频-低频联合字典学习的人脸老化第28-50页
    3.1 面向人脸老化建模的样本集构建第29-36页
        3.1.1 数据集的准备及人脸图像的几何校正第29-30页
        3.1.2 基于AAM的正面人脸对齐第30-35页
        3.1.3 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人脸图像低频、高频分离第35-36页
    3.2 基于高频-低频联合字典学习的人脸老化建模第36-40页
        3.2.1 单一字典的学习第37-38页
        3.2.2 面向人脸老化建模的人脸图像高频-低频联合字典的学习第38-40页
    3.3 基于稀疏表示及2D-DCT的人脸老化图像合成第40-43页
        3.3.1 基于稀疏表示及联合字典的目标高年龄组的高频重构第41-42页
        3.3.2 基于高频重构信息-低频输入信息结合及反向2D-DCT老化图像生成第42-43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3.4.1 数据集第43-44页
        3.4.2 基于视觉比较的人脸老化效果定性评价第44页
        3.4.3 基于目标年龄组老化合成图像与真实图像年龄比较的性能评价第44-46页
        3.4.4 基于目标年龄组老化合成图像身份验证的性能评价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50页
4 基于条件对抗自编码器及低质人脸细节增强的人脸老化第50-76页
    4.1 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第50-58页
        4.1.1 基本的生成对抗网络第50-54页
        4.1.2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第54-56页
        4.1.3 条件对抗自编码器第56-58页
    4.2 基于条件对抗自编码器及超分辨率重构的全局人脸老化第58-65页
        4.2.1 基于条件对抗自编码器的全局初始人脸老化第60-62页
        4.2.2 基于超分辨率重构的老化人脸图像全局细节增强第62-65页
    4.3 关键面部部件的老化及局部与全局老化结果的合成第65-68页
        4.3.1 基于平均结构相似性度量的面部部件老化搜索第65-66页
        4.3.2 基于泊松编辑的全局人脸图像与面部部件的合成第66-68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8-73页
        4.4.1 CAAE网络架构和参数设置第69-70页
        4.4.2 基于超分辨率重构的老化人脸全局增强实验第70-71页
        4.4.3 基于平均结构相似性度量的面部部件搜索第71页
        4.4.4 实验结果第71-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6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6-80页
    5.1 工作总结第76-77页
    5.2 工作展望第77-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致谢第84-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高中英语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一种试验网络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