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 文章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供应链金融概述 | 第17-20页 |
2.1.1 供应链金融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1.2 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 | 第19-20页 |
2.2 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及其运作过程 | 第20-22页 |
2.2.1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第20页 |
2.2.2 融通仓融资模式 | 第20页 |
2.2.3 保兑仓融资模式 | 第20-21页 |
2.2.4 其它融资模式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与度量方法研究 | 第23-29页 |
3.1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来源与管理 | 第23-26页 |
3.1.1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来源 | 第23-24页 |
3.1.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管理 | 第24-26页 |
3.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的常用模型方法 | 第26-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29-42页 |
4.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LOGISTIC实证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4.1.1 主成分分析的概念及相关原理 | 第29-30页 |
4.1.2 二分类LOGISTIC模型 | 第30页 |
4.1.3 多种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的比较及LOGISTIC模型用于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的优势 | 第30-32页 |
4.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32-35页 |
4.2.1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 第32-33页 |
4.2.2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3-35页 |
4.3 数据来源与实证过程 | 第35-41页 |
4.3.1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数据来源 | 第35-36页 |
4.3.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LOGISTIC模型分析 | 第36-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 第42-46页 |
5.1 微观角度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范建议 | 第42-45页 |
5.2 宏观角度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防范建议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