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权请求权制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我国物权请求权制度的现状 | 第15-22页 |
2.1 理论现状 | 第15-17页 |
2.1.1 物权请求权的性质存在争议 | 第15-16页 |
2.1.2 物权的民法保护模式存在争议 | 第16-17页 |
2.2 立法现状 | 第17-19页 |
2.2.1 侵权责任掩蔽物权请求权 | 第18页 |
2.2.2 物权请求权的类型尚未确定 | 第18-19页 |
2.3 司法现状 | 第19-22页 |
2.3.1 缺乏请求权基础思维 | 第19-20页 |
2.3.2 物权保护纠纷适用法律混乱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物权请求权制度存在的正当性 | 第22-29页 |
3.1 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具有区别 | 第22-24页 |
3.1.1 与侵权请求权的区别 | 第22-23页 |
3.1.2 与不当得利请求权的区别 | 第23-24页 |
3.1.3 与基于合同请求权的区别 | 第24页 |
3.2 物权请求权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物权进行保护 | 第24-26页 |
3.2.1 物权具有支配性 | 第25页 |
3.2.2 对物权的保护具有优先性 | 第25页 |
3.2.3 对物权的保护具有防御性 | 第25-26页 |
3.3 单一的侵权责任模式存在弊端 | 第26-29页 |
3.3.1 影响诉讼时效的适用 | 第26页 |
3.3.2 影响归责原则的适用 | 第26-27页 |
3.3.3 占有问题难以解决 | 第27-29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物权请求权制度的建议 | 第29-40页 |
4.1 从模式选择回归法律完善 | 第29-30页 |
4.2 规范物权请求权的类型 | 第30-36页 |
4.2.1 属于物权请求权的类型 | 第30-33页 |
4.2.2 不属于物权请求权的类型 | 第33-36页 |
4.3 增加他物权请求权的规定 | 第36-40页 |
4.3.1 基于占有的他物权请求权 | 第36-37页 |
4.3.2 基于地役权的请求权 | 第37-38页 |
4.3.3 基于抵押权的请求权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