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关于城镇化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关于金融发展的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1.2.3 关于金融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关联性的相关研究 | 第17-20页 |
1.3 本文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0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关联性的理论基础 | 第22-32页 |
2.1 城镇化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2.1.1 城镇化的定义 | 第22-23页 |
2.1.2 城镇化水平评价方法理论 | 第23-26页 |
2.1.2.1 复合指标法 | 第23页 |
2.1.2.2 熵值法 | 第23-25页 |
2.1.2.3 TOPSIS法 | 第25-26页 |
2.2 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作用理论 | 第26-29页 |
2.3 城镇化发展与金融发展关联性分析方法理论 | 第29-32页 |
第3章 中国城镇化水平评价及金融发展指标选取 | 第32-51页 |
3.1 中国城镇化水平评价及分析 | 第32-44页 |
3.1.1 中国城镇化现状 | 第32-35页 |
3.1.2 中国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38页 |
3.1.3 基于熵值法的城镇化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40页 |
3.1.4 中国城镇化水平评价分析 | 第40-44页 |
3.2 中国金融发展现状及金融发展水平指标选取 | 第44-51页 |
3.2.1 中国金融发展现状 | 第44-46页 |
3.2.2 金融发展水平指标选取及数据预处理 | 第46-51页 |
3.2.2.1 指标的选取 | 第46-48页 |
3.2.2.2 数据预处理 | 第48-51页 |
第4章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金融发展关联性分析 | 第51-63页 |
4.1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性动态计量 | 第51-56页 |
4.1.1 单位根检验 | 第51页 |
4.1.2 VAR模型 | 第51-54页 |
4.1.3 脉冲反应函数 | 第54-56页 |
4.2 中国金融发展支持城镇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56-57页 |
4.3 中国金融发展支持城镇化结果分析 | 第57-63页 |
4.3.1 金融发展效率与城镇化相互作用不显著 | 第58-60页 |
4.3.2 金融相关比率与科教文卫子系统相互作用不显著 | 第60-63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附录B1 1990-2013年中国城镇化指标原始数据 | 第75-78页 |
附录B2 1990-2013年中国金融发展指标原始数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