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石油污染土壤生物强化修复效果及毒性变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石油污染土壤的现状及危害第10-11页
    1.2 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第11-18页
        1.2.1 物理方法第11-12页
        1.2.2 化学方法第12-13页
        1.2.3 生物方法第13-18页
    1.3 国内外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1 国外生物修复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3.2 国内强化生物修复研究进展第19-20页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0-22页
        1.4.1 研究主要内容第20页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31页
    2.1 石油污染土壤来源第22页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22-23页
        2.2.1 主要仪器第22-23页
        2.2.2 主要试剂第23页
    2.3 菌株的分离与鉴定第23-25页
        2.3.1 培养基配制第23-24页
        2.3.2 菌株的分离第24-25页
        2.3.3 分子生物学鉴定第25页
    2.4 实验方案第25-27页
        2.4.1 石油降解菌对石油降解特性的分析第25页
        2.4.2 单菌株及混合菌株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降解第25-26页
        2.4.3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修复第26-27页
    2.5 分析检测方法第27-31页
        2.5.1 总石油烃含量第27页
        2.5.2 微生物数量第27-28页
        2.5.3 脱氢酶活性第28-29页
        2.5.4 碱解氮含量第29页
        2.5.5 生物毒性第29-3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1-51页
    3.1 菌株的鉴定第31-32页
    3.2 石油降解菌的石油降解特性第32-37页
        3.2.1 微生物对石油的耐受性第32-33页
        3.2.2 不同接种量下微生物对石油的降解效果第33-35页
        3.2.3 温度对微生物降解效果的影响第35页
        3.2.4 复合菌株对石油的降解效果第35-37页
    3.3 单菌株及混合菌株对土壤中石油的降解特性第37-40页
        3.3.1 微生物对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第37-38页
        3.3.2 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变化第38-39页
        3.3.3 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中脱氢酶活性的变化第39-40页
    3.4 组合强化修复污染土壤的效果第40-51页
        3.4.1 不同修复方法下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第40-44页
        3.4.2 生物强化修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第44-45页
        3.4.3 不同生物修复方法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45-47页
        3.4.4 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碱解氮含量的变化第47-48页
        3.4.5 强化修复对污染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去除效果第48-51页
4 结论与建议第51-53页
    4.1 结论第51-52页
    4.2 建议第52-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层水环境人工诱导内波的强化混合效果
下一篇:分层水体机械混合诱导产生内波的条件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