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分层水体机械混合诱导产生内波的条件和特性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2页
    1.2 内波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内波的定义与形成第12-13页
        1.2.2 湖库中的内波第13页
        1.2.3 实验室条件下的内波第13-14页
    1.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6页
    2.1 中试实验材料第16-23页
        2.1.1 实验室模拟分层水库装置第16-17页
        2.1.2 机械混合诱导内波装置第17-20页
        2.1.3 XMTHE32路巡检记录仪第20页
        2.1.4 多普勒超声波流速仪第20-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26页
3 机械混合诱导分层水体形成内波第26-45页
    3.1 模型水库水温结构第26-28页
    3.2 机械混合引起水体流量和流速信息的变化第28-34页
        3.2.1 中试装置流量和转速之间的特性方程第28-29页
        3.2.2 不同位置处水体流速变化第29-30页
        3.2.3 不同水温分层条件下水体流速变化第30-31页
        3.2.4 不同转速条件下水体流速变化第31-33页
        3.2.5 不同出水口开启面积下水体流速变化第33-34页
    3.3 机械混合诱导形成内波第34-43页
        3.3.1 机械混合诱导形成内波的过程与范围第35-42页
        3.3.2 机械混合诱导形成内波的机理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4 机械混合条件对内波形成及特性的影响第45-56页
    4.1 机械混合条件对内波周期的影响第45-48页
        4.1.1 形成持续内波的运行周期条件第45-46页
        4.1.2 机械混合条件对内波周期的影响第46-48页
    4.2 机械混合条件对内波波高的影响第48-51页
        4.2.1 不同转速和温度梯度对内波波高的影响第48-50页
        4.2.2 不同出水口开启面积和温度梯度对内波波高的影响第50-51页
    4.3 机械混合条件对混合时间的影响第51-54页
        4.3.1 转速和温度梯度对混合时间的影响第52-53页
        4.3.2 出水口开启面积和温度梯度对混合时间的影响第53-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5 结论与建议第56-58页
    5.1 结论第56-57页
    5.2 建议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油污染土壤生物强化修复效果及毒性变化研究
下一篇:ZnIn2S4/石英砂光催化降解水中卡马西平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