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论文--凝聚态物理学论文

低能离子束对过渡金属氧化物电学及自旋输运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2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2 过渡金属氧化物第14-20页
        1.2.1 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2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缺陷第15-17页
        1.2.3 钙钛矿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表面缺陷研究第17-19页
        1.2.4 氧化钛及其表面缺陷的研究第19-20页
    1.3 氧化物的表面改性第20-24页
        1.3.1 改性方法第20页
        1.3.2 低能离子束轰击第20-24页
            1.3.2.1 理论背景第21-22页
            1.3.2.2 低能离子轰击在氧化物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第22-24页
    1.4 氧化物中的二维电子气体系第24-29页
        1.4.1 二维电子气的电学性质第26页
        1.4.2 二维电子气的自旋输运性质第26-29页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9-32页
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方法第32-44页
    2.1 过渡金属氧化物表面的离子束改性第32-33页
    2.2 表面形貌以及结构测试第33-35页
    2.3 电学性质测试第35-36页
        2.3.1 离子轰击过程的原位监控第35-36页
        2.3.2 霍尔效应测试第36页
    2.4 自旋输运性质测试第36-43页
        2.4.1 测试的基础理论第36-41页
            2.4.1.1 自旋泵浦效应第37-38页
            2.4.1.2 自旋整流效应第38-41页
        2.4.2 短路微带传输线技术第41-42页
        2.4.3 样品的制备与测试第42-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单晶SrTiO_3的表面离子束改性及性能分析第44-83页
    3.1 离子束改性对单晶SrTiO_3表面结构的影响第44-49页
    3.2 离子束改性对单晶SrTiO_3表面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第49-52页
    3.3 离子束改性对单晶SrTiO_3表面自旋输运性质的影响第52-81页
        3.3.1 自旋输运的测试与分离方法第53-65页
            3.3.1.1 翻转测试两步法的原理第53-56页
            3.3.1.2 翻转测试两步法的验证第56-65页
        3.3.2 改性SrTiO_3表面的自旋输运性质第65-73页
            3.3.2.1 改性SrTiO_3的IREE电压信号测试第66-70页
            3.3.2.2 改性SrTiO_3的自旋输运参数的计算第70-73页
        3.3.3 掺杂SrTiO_3的自旋输运性质第73-81页
            3.3.3.1 掺杂SrTiO_3的ISHE电压信号测试第74-76页
            3.3.3.2 掺杂SrTiO_3的自旋输运参数的计算第76-79页
            3.3.3.3 掺杂SrTiO_3中ISHE机制的判定第79-81页
    3.4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四章 单晶TiO_2的表面离子束改性及性能分析第83-107页
    4.1 离子束改性对单晶TiO_2表面结构的影响第83-86页
    4.2 离子束改性对单晶TiO_2表面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第86-88页
    4.3 离子束改性对单晶TiO_2表面自旋输运性质的影响第88-94页
        4.3.1 改性TiO_2的IREE电压信号测试第88-92页
        4.3.2 改性TiO_2的自旋输运参数的计算第92-94页
    4.4 改性SrTiO_3和TiO_2表面性能的对比第94-105页
        4.4.1 离子束改性对表面结构的影响第95-98页
        4.4.2 离子束改性对表面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第98-101页
        4.4.3 离子束改性对表面自旋输运性质的影响第101-105页
    4.5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五章 非晶TiO_2和Ta_2O_5薄膜的离子束改性及性能分析第107-118页
    5.1 离子束改性对表面结构的影响第107-110页
    5.2 热激放电测试方法第110-113页
        5.2.1 外电路叉指电极的制作第111-112页
        5.2.2 热激放电测试平台第112-113页
    5.3 改性非晶TiO_2和Ta_2O_5薄膜的热激放电测试与分析第113-116页
    5.4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18-122页
    6.1 全文结论第118-120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120-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39-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介质目标电磁散射与辐射的高阶矩量法及快速算法研究
下一篇:旋转体群目标电磁特性的快速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