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民营系族企业 | 第13页 |
二、“亲子”与“养子”企业 | 第13-14页 |
三、企业家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4-16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关于异地并购的相关文献回顾 | 第17-19页 |
一、传统并购动因 | 第17页 |
二、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异地并购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关于社会资本构建与维护的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二、社会资本的主要类型 | 第19-21页 |
三、影响社会资本构建与维护的主要因素 | 第21页 |
四、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异地并购关系研究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实际控制权影响的相关文献回顾 | 第22-24页 |
一、影响企业家实际控制权的因素 | 第22-23页 |
二、社会资本对企业家实际控制权的影响分析 | 第23页 |
三、控制权配置结果分析——公司治理效率 | 第23-24页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第25-31页 |
第一节 异地并购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5-27页 |
一、异地并购动因理论 | 第25页 |
二、异地并购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强度的影响 | 第25-26页 |
三、社会资本与交易费用的作用机制 | 第26页 |
四、企业家社会资本构建与企业实际控制权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迎合理论下的企业投资决策分析 | 第27-28页 |
一、公司投资理论 | 第27-28页 |
二、迎合理论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 第28页 |
第三节 异地并购下企业家弃“养子”行为分析 | 第28-31页 |
一、民营系族企业“亲子”与“养子”的差异分析 | 第28-29页 |
二、社会资本影响机制下异地并购整合成本与弃“养子”行为的理论分析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企业家郑永刚弃“养子”的案例介绍与分析 | 第31-57页 |
第一节 概况介绍 | 第31-32页 |
一、中科英华简介 | 第31页 |
二、企业家郑永刚简介 | 第31-32页 |
第二节 郑永刚弃“养子”的案例介绍 | 第32-42页 |
一、弃“养子”、亲“亲子”的动态过程分析 | 第32-39页 |
二、弃“养子”的结局分析:厚地稀土矿之谜 | 第39-42页 |
第三节 郑永刚弃“养子”的案例分析 | 第42-57页 |
一、企业家弃“养子”的原因分析 | 第42-49页 |
二、弃“养子”行为的经济后果分析——公司治理及效率 | 第49-5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7-60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一、我国特殊制度环境因素影响企业异地并购扩张效率 | 第57页 |
二、异地并购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是其弃“养子”行为的主要原因 | 第57页 |
三、异地并购整合成本高于弃“养子”所获收益时企业家倾向选择弃“养子” | 第57-58页 |
四、家族社会情感的先天性因素客观上也促使弃“养子”行为出现 | 第58页 |
五、弃“养子”行为影响被并购方公司治理,降低经营效率与绩效 | 第58页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第58-60页 |
一、尊重市场规律,防止政府过度干预并购绩效 | 第58页 |
二、推动资源跨区域流动,使异地并购后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 | 第58-59页 |
三、通过颁布相应的政策措施以改善异地并购面临的制度环境障碍 | 第59页 |
四、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机制进行改进与完善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