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浙江省灰霾时空分布及城市气溶胶光学特征研究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霾的概述第12-15页
        1.2.1 霾的基本概念第12-14页
        1.2.2 霾的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9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1.4.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2.资料与方法第20-2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0-21页
    2.2 数据来源第21-24页
        2.2.1 地面气象站数据第21-22页
        2.2.2 太阳分光光度计数据第22-24页
        2.2.3 GDAS气象数据第24页
    2.3 数据预处理第24-25页
        2.3.1 太阳分光光度计数据预处理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浙江省灰霾时空分布研究第26-36页
    3.1 霾日的判别第26页
    3.2 霾日判别结果分析第26-34页
        3.2.1 浙江省灰霾时间特征分析第27-32页
        3.2.2 浙江省灰霾空间特征分析第32-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6页
4.浙江省典型城市—基于CE318的杭州市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第36-52页
    4.1 AOD反演原理第36-37页
    4.2 AOD及Angstrom参数变化特征第37-46页
        4.2.1 气溶胶光学特性年变化特征第37-40页
        4.2.2 气溶胶光学特性季变化特征第40-42页
        4.2.3 气溶胶光学特征日变化分析第42-44页
        4.2.4 AOD与能见度、相对湿度年变化特征第44-46页
    4.3 基于Hysplit风场模型后向轨迹分析第46-48页
        4.3.1 Hysplit风场模型后向轨迹分析原理第46-47页
        4.3.2 Hysplit模型后向轨迹分析结果第47-48页
    4.4 典型AOD监测过程示范——杭州市G20峰会环境管制期AOD光学特性分析第48-51页
        4.4.1 地基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总体情况第49页
        4.4.2 AOD及Angstrom参数变化特征第49-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5.结论与展望第52-55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创新点第53-54页
    5.3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作者简历第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项目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全氟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膳食暴露和母婴传递研究
下一篇:制革废水中重金属铬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影响研究与机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