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 罗汉果中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1 罗汉果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9页 |
1.2 罗汉果三萜皂苷合成途径及相关基因 | 第9-11页 |
2 茉莉素调控植物次生代谢及其信号转导途径 | 第11-12页 |
3 植物中bHLH类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3.1 bHLH转录因子的结构 | 第13页 |
3.2 bHLH转录因子的分类 | 第13-14页 |
3.3 bHLH转录因子对植物萜类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调控 | 第14-16页 |
3.4 转录因子的分离方法 | 第16-17页 |
4 利用茉莉素和转录因子提高罗汉果次生代谢物产量的展望 | 第17-19页 |
第二章 MeJA对罗汉果幼果中三萜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 | 第19-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19页 |
1.2 材料处理 | 第19页 |
1.3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第19-20页 |
1.4 试剂及仪器 | 第20页 |
1.5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2.1 罗汉果皂苷Ⅱ E含量分析 | 第22-24页 |
2.2 角鲨烯和葫芦二烯醇的含量分析 | 第24-26页 |
2.3 罗汉果果实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2.4 罗汉果中13个基因的表达量变化 | 第27-30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罗汉果果实转录组中转录因子的分析 | 第33-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1.2 试剂及仪器 | 第33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2.1 转录因子家族的分类 | 第34-35页 |
2.2 转录因子的表达谱分析 | 第35-37页 |
2.3 参与罗汉果皂苷合成途径bHLH转录因子的初筛 | 第37-39页 |
2.4 参与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MYB转录因子的初筛 | 第3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应用酵母单杂交筛选与SgCS基因启动子结合的bHLH转录因子 | 第42-6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2-51页 |
1.1 供试材料及试剂 | 第42页 |
1.2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42-5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1-57页 |
2.1 酵母单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 | 第51-52页 |
2.2 诱饵载体的自激活检测 | 第52-53页 |
2.3 总RNA与ds cDNA的质量检测 | 第53-55页 |
2.4 酵母单杂交文库的构建 | 第55页 |
2.5 酵母单杂交文库的筛选 | 第55-56页 |
2.6 阳性克隆的检测 | 第56页 |
2.7 阳性克隆测序及比对结果 | 第56-57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