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2.1 营销组合理论概述 | 第18-20页 |
2.1.1 市场营销组合的基本框架:4P | 第18页 |
2.1.2 以顾客为导向的4C营销组合 | 第18-19页 |
2.1.3 以竞争为导向的4R营销组合 | 第19-20页 |
2.1.4 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4V营销组合 | 第20页 |
2.2 港口企业营销理论与应用 | 第20-22页 |
2.2.1 港口企业市场营销 | 第21页 |
2.2.2 营销理论在港口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2.3 市场预测概述 | 第22-25页 |
2.3.1 市场预测及其基本类型与内容 | 第22-23页 |
2.3.2 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 | 第23-25页 |
第3章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公司市场环境及营销问题分析 | 第25-40页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第25-35页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第25-26页 |
3.1.2 经济环境 | 第26-29页 |
3.1.3 技术环境 | 第29-30页 |
3.1.4 港口经济腹地状况 | 第30-32页 |
3.1.5 竞争环境 | 第32-35页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第35-38页 |
3.2.1 港口硬件条件分析 | 第35-37页 |
3.2.2 港口软实力分析 | 第37-38页 |
3.3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公司现存主要营销问题 | 第38-40页 |
3.3.1 营销宣传力度不足 | 第38-39页 |
3.3.2 缺少对目标客户的分析 | 第39页 |
3.3.3 港口相关设施投入利用不足 | 第39页 |
3.3.4 缺乏价格优势 | 第39-40页 |
第4章 天津港集装箱市场前景及营销机会分析 | 第40-50页 |
4.1 天津港集装箱市场前景分析 | 第40-47页 |
4.1.1 吞吐量预测模型的选择 | 第40-41页 |
4.1.2 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第41-46页 |
4.1.3 吞吐量预测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2 集装箱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 第47-50页 |
4.2.1 市场环境中的营销机会 | 第47-48页 |
4.2.2 客户需求中的营销机会 | 第48页 |
4.2.3 企业优势中的营销机会 | 第48-50页 |
第5章 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公司营销策略建议 | 第50-56页 |
5.1 提高企业营销能力 | 第50-51页 |
5.1.1 进行市场调研 | 第50页 |
5.1.2 培养高素质营销人才 | 第50页 |
5.1.3 丰富营销手段 | 第50-51页 |
5.2 打造战略联盟 | 第51-52页 |
5.2.1 进行技术开发合作 | 第51页 |
5.2.2 建立市场开拓联盟 | 第51-52页 |
5.2.3 共享设施提高效率 | 第52页 |
5.3 加强港口建设 | 第52-53页 |
5.3.1 引进先进设备 | 第52-53页 |
5.3.2 加快打造智慧港口 | 第53页 |
5.3.3 加强港口集疏运网络系统建设 | 第53页 |
5.4 提高客户满意度 | 第53-54页 |
5.4.1 利用“互联网+”进行客户管理 | 第53页 |
5.4.2 满足客户需求 | 第53-54页 |
5.5 提高价格优势与品牌建设 | 第54-56页 |
5.5.1 共同议价与灵活定价 | 第54页 |
5.5.2 加强品牌建设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