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行人事故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行人保护法规和标准的解读 | 第12-15页 |
1.3.1 EURO-NCAP新车评价规程 | 第14-15页 |
1.3.2 欧洲行人保护法规 | 第15页 |
1.3.3 GTR9法规 | 第15页 |
1.3.4 我国行人保护法规 | 第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2 碰撞仿真分析理论 | 第17-21页 |
2.1 前言 | 第17页 |
2.2 显式有限元方法 | 第17-19页 |
2.3 接触理论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行人保护可行性分析及概念设计分析 | 第21-31页 |
3.1 引言 | 第21页 |
3.2 目标车辆有限元模型介绍 | 第21-22页 |
3.3 行人保护可行性研究 | 第22页 |
3.4 行人保护概念设计 | 第22-29页 |
3.4.1 头部碰撞区域造型设计和总布置评估 | 第22-26页 |
3.4.2 大腿碰撞区域造型设计和总布置评估 | 第26-27页 |
3.4.3 保险杠碰撞区域造型设计和总布置评估 | 第27-29页 |
3.4.4 行人保护概念设计反馈 | 第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4 行人保护工程化设计 | 第31-67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行人保护头部工程化设计 | 第31-45页 |
4.2.1 头部初始状态评价 | 第31-35页 |
4.2.2 头部碰撞初始状态分析 | 第35-38页 |
4.2.3 头部碰撞优化 | 第38-45页 |
4.3 行人保护大腿工程化设计 | 第45-66页 |
4.3.1 行人保护大腿初始状态评价 | 第45-50页 |
4.3.2 大腿撞击WAD775分析 | 第50-51页 |
4.3.3 大腿冲击器撞击保险杠分析 | 第51-52页 |
4.3.4 行人保护大腿优化 | 第52-58页 |
4.3.5 正交试验设计 | 第58-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利用THUMS的行人碰撞仿真分析 | 第67-89页 |
5.1 引言 | 第67页 |
5.2 THUMS人体模型及性能参数介绍 | 第67-68页 |
5.3 行人损伤的生物力学 | 第68-71页 |
5.3.1 头部损伤生物力学 | 第68-70页 |
5.3.2 下肢损伤生物力学 | 第70-71页 |
5.4 利用THUMS的车辆行人保护评价及动力学分析 | 第71-83页 |
5.4.1 车辆撞击THUMS伤害分析 | 第74-76页 |
5.4.2 THUMS人体头部与成人头部冲击器运动对比 | 第76-78页 |
5.4.3 THUMS人体大腿与大腿冲击器对比 | 第78-80页 |
5.4.4 THUMS人体膝盖及胫骨伤害分析 | 第80-83页 |
5.5 车辆优化后撞击THUMS伤害对比 | 第83-88页 |
5.5.1 优化车辆与THUMS碰撞仿真结果 | 第83-88页 |
5.5.2 优化车辆保护效果结论 | 第8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9-90页 |
6.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