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生物质热解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生物质与煤混合共热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3 热解气中焦油净化 | 第18-19页 |
1.2.4 热解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5 MFBRA现状 | 第20-21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1.4 研究目标 | 第22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的功能拓展设计 | 第24-34页 |
2.1 MFBRA简介 | 第24-25页 |
2.2 问题分析 | 第25-26页 |
2.3 技术思路 | 第26-27页 |
2.4 MFBRA的功能拓展 | 第27-31页 |
2.4.1 液相原料进样装置设计 | 第27-29页 |
2.4.2 反应器设计 | 第29-31页 |
2.5 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2.5.1 进样时间测试 | 第31页 |
2.5.2 反应区停留时间测试 | 第31页 |
2.5.3 重复性实验验证 | 第31-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生物质与煤等温快速共热解特性与动力学分析 | 第34-50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4-38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34-35页 |
3.1.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5-36页 |
3.1.3 计算原理 | 第36-38页 |
3.2 生物质与褐煤等温快速共热解产物特性研究 | 第38-42页 |
3.2.1 气体产率 | 第38-39页 |
3.2.2 混合气主要组分变化规律 | 第39-42页 |
3.3 生物质与褐煤共热解主要气体产物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42-48页 |
3.3.2 主要气体产物表观活化能 | 第42-44页 |
3.3.3 主要气体产物反应模型函数及指前因子 | 第44-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生物质焦油热裂解特性与动力学分析 | 第50-66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51页 |
4.1.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51-53页 |
4.2 焦油热裂解特性 | 第53-59页 |
4.2.1 焦油热裂解的碳转换率及碳平衡计算 | 第53-55页 |
4.2.2 焦油热裂解特性分析 | 第55-57页 |
4.2.3 裂解热效率 | 第57-59页 |
4.3 焦油裂解动力学分析 | 第59-64页 |
4.3.1 理论基础 | 第59-60页 |
4.3.2 焦油裂解反应级数 | 第60-61页 |
4.3.3 焦油裂解表观活化能 | 第61-63页 |
4.3.4 固定床对比实验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