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特性研究及中试炭化炉的开发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特性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生物质种类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2 热解温度的影响 | 第12页 |
1.2.3 停留时间的影响 | 第12-13页 |
1.3 生物质热解炭化设备的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固定床式热解炭化炉 | 第13-14页 |
1.3.2 移动床式热解炭化炉 | 第14-17页 |
1.3.3 炭化炉热设计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3.1 热解炭化过程的能量平衡 | 第17-18页 |
1.3.3.2 热解气的回收与燃烧 | 第18页 |
1.3.3.3 高温烟气与生物质间换热强化 | 第18页 |
1.4 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技术经济性分析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21-31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1-22页 |
2.2 固定床热解试验装置与方法 | 第22-24页 |
2.2.1 试验装置 | 第22-23页 |
2.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23-24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2.3.1 生物质热重和差热分析 | 第24-25页 |
2.3.2 生物炭的理化特性分析 | 第25-28页 |
2.3.3 低温热解炭化产物质量分布特性 | 第28-29页 |
2.3.4 生物炭的质量得率和能量得率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生物质低温热解能量平衡计算 | 第31-40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能量平衡分析与计算假设 | 第31-32页 |
3.2.1 能量平衡分析 | 第31-32页 |
3.2.2 计算假设及思路 | 第32页 |
3.3 能量平衡计算 | 第32-38页 |
3.3.1 生物质热解过程吸热量的计算 | 第32-35页 |
3.3.2 气体产物燃烧热的计算 | 第35-36页 |
3.3.3 液体产物燃烧热的计算 | 第36-38页 |
3.4 能量平衡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生物质低温热解炭化炉本体设计 | 第40-49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生物质炭化炉的工艺设计 | 第40-41页 |
4.3 生物质炭化炉的结构设计 | 第41-43页 |
4.3.1 整体结构设计 | 第41-42页 |
4.3.2 主要设计参数 | 第42页 |
4.3.3 干燥室和炭化室的结构设计 | 第42-43页 |
4.4 主要部件的设计计算 | 第43-48页 |
4.4.1 燃烧室的设计计算 | 第43-45页 |
4.4.2 燥室的热力计算 | 第45-47页 |
4.4.3 炭化室的热力计算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中试规模生物质炭化炉调试及其经济性分析 | 第49-56页 |
5.1 中试装置 | 第49-50页 |
5.2 试验原料 | 第50页 |
5.3 试验步骤 | 第50-51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51-53页 |
5.4.1 冷态调试 | 第51页 |
5.4.2 燃烧器调试 | 第51-52页 |
5.4.3 热态调试 | 第52-53页 |
5.5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53页 |
5.6 炭化炉的技术经济分析 | 第53-55页 |
5.6.1 生物炭预期成本估算 | 第53-54页 |
5.6.2 生物炭预期销售价格 | 第54页 |
5.6.3 炭化炉的预期经济效益 | 第54-55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建议 | 第56-5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6.2 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