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福利绩效区域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8-14页 |
1.2.1 生态福利的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1.2.2 生态福利绩效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3 生态福利和生态福利绩效的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生态福利和生态福利绩效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2 生态福利和生态福利绩效的理论构成 | 第17-20页 |
2.2.1 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阐述 | 第17-19页 |
2.2.2 阿玛蒂亚·森的福利经济学思想 | 第19-20页 |
2.3 生态福利和生态福利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3 我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 第22-40页 |
3.1 生态福利绩效的基础评价理论 | 第2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3.2.1 主成分分析法 | 第22-23页 |
3.2.2 Super-SBM模型 | 第23-24页 |
3.2.3 区域差异性的测算方法 | 第24-25页 |
3.2.4 σ 收敛和绝对 β 收敛 | 第25-26页 |
3.3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 第26-28页 |
3.3.1 变量说明 | 第26-27页 |
3.3.2 数据说明 | 第27-28页 |
3.4 我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性的结果分析 | 第28-39页 |
3.4.1 指标的处理结果 | 第28-30页 |
3.4.2 我国生态福利绩效的测算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3.4.3 我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测度 | 第34-37页 |
3.4.4 我国生态福利绩效区域差异性的收敛性 | 第37-39页 |
3.5 小结 | 第39-40页 |
4 我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8页 |
4.1 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 第40-41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4.2.1 Tobit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41页 |
4.2.2 Tapio脱钩指数 | 第41-43页 |
4.3 我国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4.3.1 Tobit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4.3.2 Tapio脱钩指数的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4.4 小结 | 第46-48页 |
5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8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