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中基于Spring架构的能效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课题的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4 课题的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10-11页 |
1.4.1 技术可行性 | 第10页 |
1.4.2 经济可行性 | 第10-11页 |
1.4.3 操作可行性 | 第11页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系统分析 | 第12-21页 |
2.1 非功能发展需求 | 第12页 |
2.2 系统功能需求 | 第12页 |
2.3 基础管理需求分析 | 第12-16页 |
2.3.1 登录及导航模块 | 第13页 |
2.3.2 系统维护功能 | 第13-14页 |
2.3.3 树形结构模块 | 第14页 |
2.3.4 数字地图模块 | 第14-15页 |
2.3.5 实时监控模块 | 第15页 |
2.3.6 领导查询界面 | 第15-16页 |
2.3.7 标准应用程序接口 | 第16页 |
2.4 能效管理需求分析 | 第16-20页 |
2.4.1 标准数据采集子系统 | 第16-17页 |
2.4.2 用电监管子系统 | 第17-18页 |
2.4.3 用电纬度分析子系统 | 第18页 |
2.4.4 能耗 PUE 考核及预测子系统 | 第18-19页 |
2.4.5 KPI 指标分析子系统 | 第19-20页 |
2.4.6 电费管理子系统 | 第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规范 | 第21-27页 |
3.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 第21页 |
3.2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第21-22页 |
3.2.1 先进性 | 第21页 |
3.2.2 扩展性 | 第21页 |
3.2.3 开放性和兼容性 | 第21-22页 |
3.3 系统架构设计 | 第22-23页 |
3.3.1 Spring 架构设计 | 第22页 |
3.3.2 拓扑结构设计 | 第22-23页 |
3.3.3 数据中心设计 | 第23页 |
3.4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23-25页 |
3.4.1 系统功能结构图 | 第23-24页 |
3.4.2 数据采集器及表具 | 第24页 |
3.4.3 数据采集上传 | 第24-25页 |
3.4.4 智能网关通信流程 | 第25页 |
3.5 系统安全设计 | 第25-26页 |
3.5.1 程序编写安全 | 第25-26页 |
3.5.2 存储与数据传输安全 | 第26页 |
3.5.3 统一认证管理安全 | 第26页 |
3.5.4 日志审计管理安全 | 第26页 |
3.5.5 三级验证管理安全 | 第2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系统详细设计 | 第27-51页 |
4.1 系统详细设计规范 | 第27-31页 |
4.1.1 代码编写格式说明 | 第27-28页 |
4.1.2 统一接口编码 | 第28页 |
4.1.3 JS 控件设计说明 | 第28-31页 |
4.2 基础管理设计 | 第31-35页 |
4.2.1 登录及导航模块设计 | 第31页 |
4.2.2 系统维护功能设计 | 第31-32页 |
4.2.3 树形结构模块 | 第32-33页 |
4.2.4 数字地图模块 | 第33页 |
4.2.5 实时监控模块 | 第33-34页 |
4.2.6 领导查询界面 | 第34页 |
4.2.7 标准应用程序接口 | 第34-35页 |
4.3 能效管理设计 | 第35-38页 |
4.3.1 标准数据采集子系统 | 第35页 |
4.3.2 用电监管子系统 | 第35-36页 |
4.3.3 用电纬度分析子系统 | 第36页 |
4.3.4 能耗 PUE 考核及预测子系统 | 第36-37页 |
4.3.5 KPI 指标分析子系统 | 第37页 |
4.3.6 电费管理子系统 | 第37-38页 |
4.4 系统接口设计 | 第38页 |
4.4.1 校园网信息门户接口设计 | 第38页 |
4.4.2 身份认证接口设计 | 第38页 |
4.4.3 其他接口设计 | 第38页 |
4.5 功能模块实现方法设计 | 第38-50页 |
4.5.1 基础管理平台实现方法设计 | 第38-48页 |
4.5.2 能耗公示子系统实现方法设计 | 第48-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第51-69页 |
5.1 北师大应用背景 | 第51-52页 |
5.2 系统部署环境 | 第52-53页 |
5.2.1 网关设备 | 第52-53页 |
5.2.2 采集设备 | 第53页 |
5.3 系统部署结构 | 第53页 |
5.4 系统实施步骤 | 第53-59页 |
5.4.1 系统实施启动 | 第54-55页 |
5.4.2 系统分析 | 第55-56页 |
5.4.3 系统规划与实施 | 第56-57页 |
5.4.4 系统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 | 第57-58页 |
5.4.5 系统试运行 | 第58页 |
5.4.6 系统验收 | 第58-59页 |
5.5 系统功能测试报告 | 第59-61页 |
5.5.1 能耗管理功能测试 | 第59页 |
5.5.2 基础管理功能测试 | 第59-60页 |
5.5.3 平台接口功能测试 | 第60-61页 |
5.6 系统 UI/功能展示 | 第61-6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6.1 总结 | 第69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