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1. 从诗歌教学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 第10页 |
2. 从高中学段研究诗歌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 创新能力研究成果概述 | 第11页 |
2. 诗歌教学研究成果概述 | 第11-12页 |
(三) 论文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2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高中诗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优势与价值 | 第13-18页 |
(一) 高中诗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优势 | 第13-16页 |
1. 从诗歌的文体特征看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 | 第13-14页 |
2. 从高中诗歌教学的特点看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 | 第14-15页 |
3. 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看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 | 第15-16页 |
(二)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价值 | 第16-18页 |
1. 教育价值 | 第16-17页 |
2. 社会价值 | 第17-18页 |
二、高中诗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一) 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与创新能力培养 | 第18页 |
(二)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与创新能力培养 | 第18页 |
(三) 认知结构教学理论与创新能力培养 | 第18-19页 |
(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创新能力培养 | 第19页 |
(五)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创新能力培养 | 第19-20页 |
三、高中诗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一) 高中诗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调查 | 第20-21页 |
1. 调查目的 | 第20页 |
2. 调查对象 | 第20页 |
3.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第20-21页 |
(二) 高中诗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 第21-25页 |
1. 教师教学现状 | 第21-23页 |
2. 学生学习现状 | 第23-24页 |
3. 考核评价现状 | 第24-25页 |
(三) 高中诗歌教学中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与危害 | 第25-28页 |
1. 高中诗歌教学中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因 | 第25-26页 |
2. 高中诗歌教学中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危害 | 第26-28页 |
四、高中诗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与原则 | 第28-32页 |
(一) 高中诗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 第28-30页 |
1.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 第28页 |
2.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第28-29页 |
3.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求异能力 | 第29页 |
4.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 第29页 |
5. 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 第29-30页 |
(二) 高中诗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原则 | 第30-32页 |
1. 知识与能力并行原则 | 第30页 |
2. 个性化原则 | 第30页 |
3. 民主性原则 | 第30-31页 |
4. 探究性原则 | 第31-32页 |
五、高中诗歌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实施策略 | 第32-40页 |
(一) 在诗歌的美感鉴赏中培养创新能力 | 第32-33页 |
1. 在诗歌的音乐美中培养创新能力 | 第32页 |
2. 在诗歌的绘画美中培养创新能力 | 第32-33页 |
(二) 在诗歌的语言品味中培养创新能力 | 第33-34页 |
1. 在诗歌语言的炼字中培养创新能力 | 第33-34页 |
2. 在诗歌语言的表达手法中培养想象力 | 第34页 |
(三) 在诗歌的个性化阅读中培养创新能力 | 第34-35页 |
1. 尊重学生的原始阅读体验 | 第34-35页 |
2. 在个性化阅读中进行启发式引导 | 第35页 |
(四) 在诗歌的创作中培养创新能力 | 第35-36页 |
1. 创设诗歌创作情境 | 第35-36页 |
2. 注重诗歌创作教学 | 第36页 |
(五) 在诗歌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中培养创新能力 | 第36-37页 |
1.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合作式学习 | 第36-37页 |
2. 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探究式学习 | 第37页 |
(六) 在诗歌的课外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 第37-40页 |
1. 加强校内实践活动 | 第37-38页 |
2. 加强校外“大语文观”的构建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