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特征价格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权属问题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3 不同商品定价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第16-19页 |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3 论文的逻辑框架 | 第17-19页 |
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研究基础与影响因素 | 第19-33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居住区 | 第19页 |
2.1.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 | 第19-20页 |
2.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的类型与特征 | 第20-22页 |
2.2.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的类型 | 第20-21页 |
2.2.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的特征 | 第21-22页 |
2.3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形式与特征 | 第22-24页 |
2.3.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的形式 | 第22-23页 |
2.3.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的特征 | 第23-24页 |
2.4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32页 |
2.4.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的供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8页 |
2.4.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的需求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2.4.3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其余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定价相关方法比选 | 第33-40页 |
3.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成本导向定价研究 | 第33-35页 |
3.1.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成本加成定价研究 | 第33页 |
3.1.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目标收益定价研究 | 第33-34页 |
3.1.3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盈亏平衡定价研究 | 第34-35页 |
3.1.4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边际成本定价研究 | 第35页 |
3.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需求导向定价研究 | 第35-36页 |
3.2.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认知价值定价研究 | 第36页 |
3.2.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差异需求定价研究 | 第36页 |
3.3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竞争导向定价研究 | 第36-38页 |
3.3.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市场比较定价研究 | 第37页 |
3.3.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随行就市定价研究 | 第37页 |
3.3.3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直接竞争定价研究 | 第37-38页 |
3.3.4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倾销定价研究 | 第38页 |
3.4 基于特征价格模型的居住区地下停车位定价研究 | 第38页 |
3.5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定价方法选取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的构建 | 第40-56页 |
4.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分析 | 第40-43页 |
4.1.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40-41页 |
4.1.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函数与隐含价格函数 | 第41页 |
4.1.3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购买者选择与其市场均衡分析 | 第41-43页 |
4.1.4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的主要功能与运用特点 | 第43页 |
4.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变量的选取 | 第43-46页 |
4.2.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需求因素方面 | 第44页 |
4.2.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供给因素方面 | 第44-45页 |
4.2.3 居住区建筑特征 | 第45-46页 |
4.2.4 居住区周围环境方面 | 第46页 |
4.3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的函数形式选取与模型构建 | 第46-51页 |
4.3.1 常见的函数形式 | 第46-48页 |
4.3.2 Box-Cox变换 | 第48-49页 |
4.3.3 主成分分析 | 第49-51页 |
4.4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函数的估计与检验 | 第51-52页 |
4.4.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函数的估计 | 第51页 |
4.4.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的检验 | 第51-52页 |
4.5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潜在的问题与处理措施 | 第52-55页 |
4.5.1 模型设定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措施 | 第52-53页 |
4.5.2 模型可能存在的市场细分问题与处理措施 | 第53-54页 |
4.5.3 模型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与处理措施 | 第54-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实证分析 | 第56-67页 |
5.1 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 | 第56页 |
5.1.1 数据来源 | 第56页 |
5.1.2 数据的描述统计 | 第56页 |
5.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的结果与检验 | 第56-59页 |
5.2.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的结果 | 第56-57页 |
5.2.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的检验 | 第57-59页 |
5.3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结果分析与应用 | 第59-63页 |
5.3.1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分析 | 第59-60页 |
5.3.2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特征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60-61页 |
5.3.3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特征价格模型结果的应用 | 第61-63页 |
5.4 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管理相关建议 | 第63-66页 |
5.4.1 政府正确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 第63-65页 |
5.4.2 房地产开发商正确调整发展策略 | 第65页 |
5.4.3 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观 | 第65-6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1:35个小区的收集数据 | 第72-74页 |
附录2: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影响因素调查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