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能的混合动力混凝土泵动力系统参数匹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混凝土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混凝土泵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混凝土泵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混凝土泵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1 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2 节能技术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4 工程机械混合动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4.1 混和动力系统简介 | 第12-15页 |
1.4.2 工程机械混合动力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3 工程机械混合动力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4.4 混合动力参数匹配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关键元件特性分析及建模 | 第20-38页 |
2.1 混合动力传动方式 | 第20-22页 |
2.1.1 串联传动方式 | 第20-21页 |
2.1.2 并联传动方式 | 第21页 |
2.1.3 混联传动方式 | 第21-22页 |
2.2 Simulink建模 | 第22页 |
2.2.1 Simulink简介 | 第22页 |
2.2.2 Simulink建模思想 | 第22页 |
2.3 发动机特性分析 | 第22-24页 |
2.4 发动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4-28页 |
2.4.1 燃油消耗模型 | 第25-26页 |
2.4.2 转矩计算模型 | 第26-28页 |
2.5 电机特性分析 | 第28-29页 |
2.6 电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9-31页 |
2.6.1 转矩限制子模型 | 第29-30页 |
2.6.2 惯性转矩模块 | 第30-31页 |
2.6.3 电流电压限制值模块 | 第31页 |
2.7 电池组特性分析 | 第31-33页 |
2.7.1 电池组的充放电特性 | 第31-32页 |
2.7.2 电池组的性能指标 | 第32-33页 |
2.8 电池组的仿真建模 | 第33-37页 |
2.8.1 SOC估算子模块 | 第34页 |
2.8.2 功率限制子模块 | 第34-35页 |
2.8.3 开路电压以及内阻计算子模块 | 第35页 |
2.8.4 电流计算子模块 | 第35-37页 |
2.9 并联式油电混合动力仿真平台 | 第37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关键元件的选型及参数的确定 | 第38-48页 |
3.1 混合动力系统的元件选型 | 第38-44页 |
3.1.1 发动机的选型 | 第38-41页 |
3.1.2 电机的选型 | 第41-42页 |
3.1.3 电池组的选型 | 第42-44页 |
3.2 工况分析 | 第44-45页 |
3.3 各元件参数设计 | 第45-47页 |
3.3.1 发动机参数设计 | 第46-47页 |
3.3.2 电机参数设计 | 第47页 |
3.3.3 电池组参数设计 | 第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匹配研究 | 第48-66页 |
4.1 控制参数与经济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4.2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49-50页 |
4.3 混合动力系统参数匹配流程 | 第50-55页 |
4.3.1 约束条件以及设计变量 | 第51-52页 |
4.3.2 编码和解码 | 第52页 |
4.3.3 适应度函数的确定 | 第52-55页 |
4.4 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实现参数匹配 | 第55-57页 |
4.5 遗传算法优化结果分析比较 | 第57-65页 |
4.5.1 经济区上下限优化匹配结果 | 第58-59页 |
4.5.2 优化前后结果对比分析 | 第59-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6-68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6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