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关于中外合作办学与政府关系的研究 | 第10-11页 |
2、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研究 | 第11-12页 |
3、关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 第12-13页 |
4、将新公共管理理论应用到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中的研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 | 第15-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研究理论视角及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6页 |
(五)研究工作具备的条件 | 第16-17页 |
一、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一)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概念 | 第17-18页 |
1、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 第17页 |
2、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性质和分类 | 第17-18页 |
(二)解读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20-22页 |
二、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 | 第22-34页 |
(一)办学规模 | 第22-23页 |
(二)招生制度 | 第23页 |
(三)人才培养模式 | 第23-24页 |
(四)专业布局 | 第24-25页 |
(五)政府管理 | 第25-34页 |
1、制定了相关政策与法规, 使中外合作办学有法可依 | 第25-26页 |
2、建立了两级政府管理架构 | 第26-27页 |
3、建设了“两个平台”和“两个机制”, 提供信息服务与指导 | 第27-28页 |
4、开展质量评估与认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 | 第28-34页 |
三、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4-44页 |
(一)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8页 |
1、办学规模呈现发展不平衡现象 | 第34页 |
2、优质目标与生源实际状况的矛盾 | 第34-35页 |
3、专业设置重复现象较普遍 | 第35-36页 |
4、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36页 |
5、办学定位不清晰 | 第36-37页 |
6、政策滞后于高职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 第37-38页 |
(二)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8-44页 |
1、政府对地区、学科布局缺少整体规划 | 第38-39页 |
2、政府行政管理权责不清 | 第39-40页 |
3、政策与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脱节 | 第40页 |
4、政府未对引进优质资源明确标准 | 第40-41页 |
5、政府监管不到位,重审批轻后续管理 | 第41页 |
6、政府管评一手抓、社会参与不足 | 第41-44页 |
四、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探讨 | 第44-50页 |
(一)科学规划,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第44-45页 |
(二)完善政策,突出政策法规的规范作用 | 第45页 |
(三)建立健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五位一体”的评估机制 | 第45-46页 |
(四)完善政府监管机制,推动院校健康发展 | 第46-48页 |
(五)推进政府教育分权,鼓励社会参与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