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2-23页 |
一、研究缘由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1页 |
(二)问卷法 | 第21页 |
(三)访谈法 | 第21-23页 |
第一章 小学班干部管理的现状调查 | 第23-33页 |
一、调查设计 | 第23-24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3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3页 |
(三)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23-24页 |
二、调查结果 | 第24-33页 |
(一)班干部队伍中的性别结构情况 | 第24-25页 |
(二)小学生担任班干部的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三)班干部选举状况分析 | 第26-28页 |
(四)班干部的任用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五)师生对班干部的态度分析 | 第29-30页 |
(六)班主任对班干部的培养 | 第30-31页 |
(七)班干部的作用 | 第31-32页 |
(八)班干部的监督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小学班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一、小学班干部群体出现明显的精英化和性别倾向 | 第33页 |
二、班干部竞选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 | 第33-34页 |
(一)家长的“官本位”意识,对班委会选举产生不良影响 | 第33-34页 |
(二)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受到了自身的“官本位”思想的严重侵蚀 | 第34页 |
三、班干部的竞选中存在“悖论式”的主观认知 | 第34-35页 |
四、班主任对班干部重使用,轻培养 | 第35-36页 |
五、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缺乏对班干部权利的制约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优化小学班干部管理的对策 | 第37-46页 |
一、更新选拔理念 | 第37-38页 |
(一)将“重使用”理念更新为“重发展”理念 | 第37页 |
(二)将“助手型”理念更新为“主体型”理念 | 第37页 |
(三)将“服从型”理念更新为“创造型”理念 | 第37页 |
(四)将“重成绩”理念更新为“重能力”理念 | 第37-38页 |
二、提高选拔标准 | 第38-40页 |
(一)明确目标,严格把关 | 第38页 |
(二)注重质量,分工合作 | 第38页 |
(三)正确看待,激励前行 | 第38-39页 |
(四)加强培训,提升素养 | 第39-40页 |
三、培养民主意识 | 第40-42页 |
(一)德育课教学风格民主化 | 第40-41页 |
(二)班级管理民主化 | 第41页 |
(三)少先队代表大会规范化 | 第41页 |
(四)评价学生民主化 | 第41-42页 |
四、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 | 第42-43页 |
(一)尊重学生小干部的身心特征与成长需要 | 第42-43页 |
(二)在关怀未来中尊重学生小干部培养的当下 | 第43页 |
(三)遵循学生班干部培养之教育活动应有规律 | 第43页 |
五、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 | 第43-46页 |
(一)责任意识感 | 第44页 |
(二)地位优越感 | 第44页 |
(三)精神幸福感 | 第44页 |
(四)竞争危机感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A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