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酶法拆分γ-癸内酯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1页 |
1.1 引言 | 第9-14页 |
1.1.1 手性概念 | 第9-10页 |
1.1.2 手性物质的合成 | 第10-12页 |
1.1.3 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 | 第12-14页 |
1.2 脂肪酶催化在香精香料中的应用 | 第14-19页 |
1.2.1 脂肪酶在香精香料合成方面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2 脂肪酶在香精香料拆分方面的应用 | 第16-19页 |
1.3 内酯类化合物在香料行业的重要性 | 第19-22页 |
1.4 γ-癸内酯的目前研究 | 第22-29页 |
1.4.1 γ-癸内酯的结构及功能 | 第22页 |
1.4.2 γ-癸内酯的化学合成方法 | 第22-25页 |
1.4.3 γ-癸内酯的生物合成方法 | 第25-27页 |
1.4.3.1 生物合成法 | 第25-26页 |
1.4.3.2 生物转化法 | 第26-27页 |
1.4.3.3 生物催化法 | 第27页 |
1.4.4 γ-癸内酯的拆分研究 | 第27-29页 |
1.5 课题思路 | 第29-31页 |
1.5.1 选题意义 | 第29-30页 |
1.5.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二章 选择性水解γ-癸内酯菌株的筛选 | 第31-38页 |
2.1 前言 | 第3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2.2.1 材料 | 第31-32页 |
2.2.2 方法 | 第32-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36页 |
2.3.1 γ-癸内酯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4-35页 |
2.3.2 选择性水解γ-癸内酯菌株的筛选结果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菌种鉴定 | 第38-46页 |
3.1 前言 | 第3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2页 |
3.2.1 材料 | 第38-39页 |
3.2.2 方法 | 第39-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3.3.1 形态观察 | 第42-43页 |
3.3.2 生理生化特征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蜡状芽孢杆菌X6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 第46-58页 |
4.1 前言 | 第4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4.2.1 材料 | 第46-47页 |
4.2.2 方法 | 第47-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4.3.1 培养基优化 | 第48-52页 |
4.3.2 发酵条件优化 | 第52-55页 |
4.3.3 菌株生长及产酶的时间进程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酶催化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58-69页 |
5.1 前言 | 第58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5.2.1 材料 | 第58-59页 |
5.2.2 方法 | 第59-60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5.3.1 菌体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60-61页 |
5.3.2 缓冲液类型对生物催化剂的影响 | 第61页 |
5.3.3 缓冲液pH对生物催化剂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4 阿拉伯胶对生物催化剂的影响 | 第62-63页 |
5.3.5 底物浓度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6 菌粉添加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7 反应时间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8 反应温度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第66-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