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概述 | 第10-13页 |
1.1.1 水体的富营养化以及其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1.2 水体的富营养化以及氮磷污染 | 第11-12页 |
1.1.3 污水的除磷和脱氮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污水处理现状概述 | 第13-16页 |
1.2.1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 第13-14页 |
1.2.2 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外生活污水处理现状 | 第15-16页 |
1.3 活性污泥法概述 | 第16-21页 |
1.3.1 活性污泥法作用机理简介 | 第16-17页 |
1.3.2 活性污泥法基本工艺简介 | 第17-18页 |
1.3.3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介绍 | 第18-19页 |
1.3.4 厌氧-缺氧-好氧(A/A/O)污水处理法介绍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34页 |
2.1 实验试剂、仪器及样品来源 | 第21-25页 |
2.1.1 主要实验试剂及药品 | 第21-22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22-23页 |
2.1.3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第23-25页 |
2.1.4 实验样品来源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4页 |
2.2.1 氨氮测定 | 第26-28页 |
2.2.1.1 原理 | 第26页 |
2.2.1.2 水样采集与保存 | 第26页 |
2.2.1.3 水样预处理 | 第26-27页 |
2.2.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7页 |
2.2.1.5 水样测定 | 第27页 |
2.2.1.6 空白试验 | 第27页 |
2.2.1.7 氨氮含量计算 | 第27-28页 |
2.2.2 总磷测定 | 第28-29页 |
2.2.2.1 原理 | 第28页 |
2.2.2.2 水样采集与保存 | 第28页 |
2.2.2.3 样品消解 | 第28页 |
2.2.2.4 显色 | 第28-29页 |
2.2.2.5 测量吸光值 | 第29页 |
2.2.2.6 空白试验 | 第29页 |
2.2.2.7 标准曲线绘制 | 第29页 |
2.2.2.8 总磷含量计算 | 第29页 |
2.2.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 | 第29-31页 |
2.2.3.1 原理 | 第29-30页 |
2.2.3.2 水样保存 | 第30页 |
2.2.3.3 水样预处理 | 第30页 |
2.2.3.4 水样制备 | 第30页 |
2.2.3.5 空白试验 | 第30页 |
2.2.3.6 水样测定 | 第30-31页 |
2.2.3.7 验证试验 | 第31页 |
2.2.3.8 结果计算 | 第31页 |
2.2.4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 第31-32页 |
2.2.4.1 原理 | 第31-32页 |
2.2.4.2 培养基的配置 | 第32页 |
2.2.4.3 水样测定 | 第32页 |
2.2.4.4 结果的计算 | 第32页 |
2.2.5 悬浮物的测定 | 第32-34页 |
2.2.5.1 原理 | 第32-33页 |
2.2.5.2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 第33页 |
2.2.5.3 滤膜准备 | 第33页 |
2.2.5.4 水样测定 | 第33页 |
2.2.5.5 悬浮物含量计算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58页 |
3.1 A/A/O法和SBR法去除氨氮效率比较 | 第34-38页 |
3.2 A/A/O法和SBR法去除总磷效率比较 | 第38-43页 |
3.3 A/A/O法和SBR法去除生化需氧量(BOD5)比较 | 第43-48页 |
3.4 A/A/O法和SBR法去除粪大肠菌群含量比较 | 第48-52页 |
3.5 A/A/O法和SBR法去除悬浮物(SS)含量比较 | 第52-56页 |
3.6 A/A/O法和SBR法对污水中污染物处理效果 | 第56-5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