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有关的基本概念及理论 | 第17-24页 |
2.1 相关的基本概念 | 第17-20页 |
2.1.1 民族地区 | 第17-18页 |
2.1.2 公共服务 | 第18-19页 |
2.1.3 公共服务供给 | 第19页 |
2.1.4 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 第19-20页 |
2.2 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页 |
2.2.3 治理理论 | 第21-22页 |
2.3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特殊性 | 第22-24页 |
2.3.1 民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 第22页 |
2.3.2 民族地区文化环境的特殊性 | 第22-23页 |
2.3.3 民族地区经济环境的特殊性 | 第23页 |
2.3.4 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的特殊性 | 第23-24页 |
第3章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现状及分析 | 第24-29页 |
3.1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现状 | 第24-26页 |
3.1.1 民族地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现状 | 第24页 |
3.1.2 民族地区经济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现状 | 第24-25页 |
3.1.3 民族地区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现状 | 第25-26页 |
3.2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现存问题 | 第26-29页 |
3.2.1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 第26-27页 |
3.2.2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 第27-28页 |
3.2.3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 | 第28页 |
3.2.4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民族性不强 | 第28-29页 |
第4章 制约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原因 | 第29-35页 |
4.1 传统思想制约公共服务供给理念创新 | 第29-31页 |
4.1.1 民族地区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 第29-30页 |
4.1.2 重经济而轻服务的思想仍然存在 | 第30页 |
4.1.3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缺乏对民族特殊性的认识 | 第30-31页 |
4.2 民族地区财政制度不健全导致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 | 第31-33页 |
4.2.1 民族地区经济长期落后 | 第31-32页 |
4.2.2 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制度不合理 | 第32页 |
4.2.3 民族地区财政支出制度不合理 | 第32-33页 |
4.3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制约其市场化发展 | 第33-35页 |
4.3.1 市场准入制约造成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程度低 | 第33-34页 |
4.3.2 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公众参与程度低 | 第34-35页 |
第5章 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策 | 第35-43页 |
5.1 促进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理念创新 | 第35-37页 |
5.1.1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 第35-36页 |
5.1.2 捋清经济建设与公共服务的关系,推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 第36-37页 |
5.1.3 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表达制度 | 第37页 |
5.2 完善民族地区财政制度 | 第37-39页 |
5.2.1 加强对民族地区财政支持力度 | 第37-38页 |
5.2.2 调整民族地区财政收支出结构 | 第38-39页 |
5.3 促进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多中心”发展 | 第39-43页 |
5.3.1 推进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部分市场化 | 第39-40页 |
5.3.2 促进第三部门在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中发挥更大作用 | 第40-41页 |
5.3.3 为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多中心发展构建良好法治环境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