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宪执政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三)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 难点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一、依宪执政的主体、内涵与法律意义 | 第13-21页 |
(一) 依宪执政的主体 | 第13-14页 |
1. 依宪执政主体的界定及意义 | 第13页 |
2. 执政权力的来源 | 第13-14页 |
(二) 依宪执政的内涵 | 第14-15页 |
1. 执政的概念 | 第14页 |
2. 依宪执政的含义 | 第14-15页 |
(三) 依宪执政的法律意义 | 第15-21页 |
1. 依宪执政是依法执政的前提 | 第15-18页 |
2. 依宪执政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 | 第18-21页 |
二、依宪执政的基础与条件 | 第21-28页 |
(一) 依宪执政的基础 | 第21-24页 |
1. 宪法是最高权威的基本内涵 | 第21-23页 |
2. 宪法是最高权威的法律结构 | 第23页 |
3. 宪法是最高权威的政治价值 | 第23-24页 |
(二) 依宪执政的条件 | 第24-28页 |
1.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 第24-25页 |
2. 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民主制度 | 第25-26页 |
3. 健全的人权保障体系 | 第26页 |
4. 权力配置的法治化 | 第26-28页 |
三、依宪执政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28-34页 |
(一) 依宪执政面临的问题 | 第28-32页 |
1. 执政主体的宪法意识有待提高 | 第28页 |
2. 依宪执政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 第28-29页 |
3. 普通民众的宪治认同感比较薄弱 | 第29-31页 |
4. 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 | 第31-32页 |
(二) 依宪执政面临的挑战 | 第32-34页 |
1. 我国人治传统的挑战 | 第32-33页 |
2. 西方宪政模式的挑战 | 第33-34页 |
四、实现依宪执政的建议与对策 | 第34-45页 |
(一) 完善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 第34-38页 |
1. 完善宪法实施制度体系 | 第34-37页 |
2. 完善宪法监督制度 | 第37-38页 |
(二) 依宪规范执政权力 | 第38-40页 |
1. 用宪法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 第38页 |
2. 依宪规定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第38-39页 |
3. 依宪规范党政关系 | 第39-40页 |
(三) 提高依宪执政能力 | 第40-42页 |
1. 发展和强化依宪执政的经济基础 | 第40页 |
2. 构建立体化和均衡化的权力监督体系 | 第40-42页 |
(四) 强化宪法宣传和普法教育 | 第42-45页 |
1. 把法制实践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 | 第42-44页 |
2. 提高全民的宪法和法律意识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