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日的和意义 | 第12-16页 |
1.1.1 国内外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1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1.3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21-2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23页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3-26页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4页 |
1.4.3 尚待改进之处 | 第24-2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6-48页 |
2.1 金融创新理论与经济结构调整理论综述 | 第26-37页 |
2.1.1 金融创新理论综述 | 第26-31页 |
2.1.2 经济结构调整理论综述 | 第31-37页 |
2.2 金融创新支持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理论 | 第37-42页 |
2.2.1 区域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互相作用机制 | 第37-38页 |
2.2.2 金融创新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影响机制 | 第38-41页 |
2.2.3 金融对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效应 | 第41-42页 |
2.3 本文主要概念界定 | 第42-48页 |
2.3.1 创新内涵界定 | 第42页 |
2.3.2 金融创新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42-44页 |
2.3.3 经济结构调整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44-48页 |
第3章 天津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创新现状分析 | 第48-80页 |
3.1 天津经济结构调整现状、载体及动力机制 | 第48-57页 |
3.1.1 天津经济结构调整现状和结构调整载体 | 第48-52页 |
3.1.2 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技术经济学原理 | 第52-54页 |
3.1.3 天津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 第54-57页 |
3.2 天津金融创新发展竞争力的量化评估 | 第57-68页 |
3.2.1 金融创新发展竞争力理论研究 | 第57-58页 |
3.2.2 金融创新发展竞争力指标体系构造 | 第58-61页 |
3.2.3 指标体系的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 | 第61-64页 |
3.2.4 天津及其他样本地区金融创新发展的综合评估 | 第64-68页 |
3.3 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机制、成效和难点问题 | 第68-80页 |
3.3.1 天津金融创新的动力机制 | 第68-70页 |
3.3.2 金融创新支持天津经济结构调整的机制和成效 | 第70-75页 |
3.3.3 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难点问题 | 第75-80页 |
第4章 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国际经验分析与比较 | 第80-104页 |
4.1 美国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 | 第81-86页 |
4.1.1 美国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创新的演进 | 第81-84页 |
4.1.2 金融创新支持下美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 第84-85页 |
4.1.3 美国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和启示 | 第85-86页 |
4.2 巴西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 | 第86-89页 |
4.2.1 巴西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创新的演进 | 第87-89页 |
4.2.2 巴西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和启示 | 第89页 |
4.3 中国台湾地区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 | 第89-93页 |
4.3.1 台湾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以及融资特点 | 第90-91页 |
4.3.2 台湾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 | 第91-92页 |
4.3.3 台湾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和启示 | 第92-93页 |
4.4 香港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 | 第93-100页 |
4.4.1 香港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创新的演进 | 第93-97页 |
4.4.2 近年来香港金融创新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 | 第97-99页 |
4.4.3 香港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经验和启示 | 第99-100页 |
4.5 不同地区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经验比较与借鉴 | 第100-104页 |
4.5.1 金融创新可从多方面有效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 第100-101页 |
4.5.2 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同时政府应发挥合理的引导作用 | 第101-102页 |
4.5.3 审慎防范金融创新给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潜在风险 | 第102-104页 |
第5章 金融创新支持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基于植入金融创新的内生增长模型 | 第104-124页 |
5.1 基础模型的介绍 | 第104-109页 |
5.1.1 家庭消费行为 | 第104-105页 |
5.1.2 厂商生产行为 | 第105-107页 |
5.1.3 研发活动和资本积累 | 第107-109页 |
5.2 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微观机制 | 第109-117页 |
5.2.1 模型基本假设 | 第110-111页 |
5.2.2 企业上市融资及其融资决策 | 第111-113页 |
5.2.3 私募股权基金融资与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 | 第113-117页 |
5.3 植入金融创新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第117-124页 |
5.3.1 引入金融创新的经济结构调整 | 第117-118页 |
5.3.2 私募股权融资促进研发创新的机制 | 第118-120页 |
5.3.3 创新融资方式和资本积累 | 第120-124页 |
第6章 金融创新支持天津经济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第124-142页 |
6.1 金融创新的定量化指标 | 第125-128页 |
6.1.1 直接反映金融创新的金融指标 | 第126-127页 |
6.1.2 间接反映金融创新的金融指标 | 第127-128页 |
6.2 金融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长短期关系分析——基于VAR模型 | 第128-137页 |
6.2.1 理论分析 | 第128-129页 |
6.2.2 模型构建 | 第129-130页 |
6.2.3 实证分析 | 第130-137页 |
6.3 “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测分析——基于ARMA模型 | 第137-142页 |
6.3.1 天津金融业增加值现状分析 | 第137-138页 |
6.3.2 基于ARMA模型的天津金融业增加值和GDP预测分析 | 第138-140页 |
6.3.3 “十二五”期间天津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测分析 | 第140-142页 |
第7章 本文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142-158页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42-143页 |
7.2 确立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功能定位 | 第143-148页 |
7.2.1 支撑创新研发基地建设的金融创新 | 第143-145页 |
7.2.2 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金融创新 | 第145-148页 |
7.3 天津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 第148-158页 |
7.3.1 构建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条件 | 第148-150页 |
7.3.2 丰富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多元渠道 | 第150-153页 |
7.3.3 突出科技金融创新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功能 | 第153-154页 |
7.3.4 完善金融创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 | 第154-158页 |
附录 | 第158-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66页 |
后记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