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9-14页 |
(一) 论文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论文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四)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 第13-14页 |
二、安全生产监管概述 | 第14-17页 |
(一) 安全生产监管基本概念 | 第14页 |
(二) 安全生产监管的体制 | 第14-15页 |
(三) 安全生产监管的特点 | 第15-17页 |
1. 安全生产监管的分类 | 第15页 |
2. 安全生产监管的特点 | 第15-16页 |
3.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三、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17-33页 |
(一) 松岗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二) 松岗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18-27页 |
1. 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 | 第18-19页 |
2. 安全监管部门权力分散、职能交叉,相互独立联动性不强 | 第19-21页 |
3. 安全监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 | 第21-22页 |
4. 责任之下,“保姆式”监管的困境 | 第22-23页 |
5.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给安全监管带来的冲击 | 第23-25页 |
6.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给安监执法工作带来新问题 | 第25-26页 |
7. 基层中介服务机构信誉差,缺乏独立性 | 第26-27页 |
(三)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3页 |
1. 安全生产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 | 第27-28页 |
2.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缺乏规划 | 第28-30页 |
3. 地方保护主义妨碍安全隐患治理 | 第30-31页 |
4. 宣传和教育培训效果不佳 | 第31-33页 |
四、国外安全生产监管的启示 | 第33-35页 |
(一) 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 第33页 |
(二) 权威有效的监管监察体制 | 第33-34页 |
(三) 健全的社会制约机制 | 第34-35页 |
五、完善我国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的建议 | 第35-44页 |
(一) 强化落实各层面安全生产责任 | 第35-36页 |
1. 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 | 第35页 |
2. 抓企业的主体责任不放松 | 第35-36页 |
(二)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 | 第36-38页 |
1. 创新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 | 第36页 |
2. 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 | 第36-37页 |
3. 加强基层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 | 第37-38页 |
(三) 依托安全社区建设,提升安全文化氛围 | 第38-39页 |
1. 重视安全社区建设 | 第38页 |
2. 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 第38-39页 |
(四) 创新宣传模式,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微观宣传 | 第39-40页 |
1. 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 第39页 |
2. 从“微”处入手,进一步激发安全宣传效能 | 第39-40页 |
(五) 科技强安,大力发展创新安全技术 | 第40-42页 |
1. “智慧安监”信息化建设 | 第40-41页 |
2. 应用科技手段,创新安全生产 | 第41页 |
3. 开展创新安全技术孵化工程 | 第41-42页 |
(六) 培育优秀的社会组织团体承接部分职能 | 第42-44页 |
1. 逐步转变监管模式,将社会组织加入监管中间环节 | 第42页 |
2. 对优秀的社会组织给予资金等扶持 | 第42-43页 |
3. 优化社会监督环境,做好社会组织的监管 | 第43-44页 |
六、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