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沈阳市沈北新区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页
        1.2.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相关概念第10页
        1.3.1 城市新区第10页
        1.3.2 城市开发区第10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0-17页
        1.4.1 国外相关研究第10-13页
        1.4.2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6页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简析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第17-19页
        1.5.1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18页
        1.5.2 研究框架第18-19页
第2章 研究基础第19-31页
    2.1 城市新区建设的相关理论第19-20页
        2.1.1 产业集群理论第19页
        2.1.2 新城市主义与精明增长理论第19-20页
        2.1.3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第20页
    2.2 城市新区的类型与开发第20-25页
        2.2.1 城市新区的产生因素第20-22页
        2.2.2 城市新区的类型第22-23页
        2.2.3 城市新区的开发理念第23-25页
    2.3 国内外城市新区规划比较与借鉴第25-30页
        2.3.1 国内外新区规划案例第25-29页
        2.3.2 国内外城市新区的比较第29页
        2.3.3 国内外城市新区的启示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沈北新区发展路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第31-44页
    3.1 沈北新区概况第31-35页
        3.1.1 现状建设及用地情况第31-32页
        3.1.2 新区规划编制历程第32-33页
        3.1.3 新区发展建设问题第33-35页
    3.2 沈北新区影响路径选择的主导因素分析第35-40页
        3.2.1 国家政策因素第35-36页
        3.2.2 城市规划调控因素第36页
        3.2.3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第36-37页
        3.2.4 基础条件限制因素第37-39页
        3.2.5 交通条件因素第39页
        3.2.6 劳动力因素第39-40页
    3.3 沈北新区发展路径生成的动力机制分析第40-43页
        3.3.1 国家政策引导与政府宏观调控第40页
        3.3.2 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第40-41页
        3.3.3 房地产业的发展第41-42页
        3.3.4 生态宜居发展需求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沈北新区发展路径的确定与建设实施第44-60页
    4.1 沈北新区发展路径选择的思路与原则第44-46页
        4.1.1 沈北新区的发展态势第44页
        4.1.2 沈北新区发展路径选择的总体思路第44-45页
        4.1.3 沈北新区发展路径选择的原则第45-46页
    4.2 沈北新区发展目标与路径第46-57页
        4.2.1 路径一:制定区域发展目标第46-47页
        4.2.2 路径二:划定空间规模第47-50页
        4.2.3 路径三:建设基础设施第50-51页
        4.2.4 路径四:优化新区环境第51-54页
        4.2.5 路径五: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第54页
        4.2.6 路径六:转型升级产业第54-57页
    4.3 沈北新区的发展保障机制第57-59页
        4.3.1 推助政策与行动计划第57-59页
        4.3.2 组织机制与实施评价第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个人简历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公交规划方法研究
下一篇:寿光市巨淀湖风景区生态旅游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