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英文略缩词表 | 第13-15页 |
前言 | 第15-18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肝再生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8-27页 |
1.1 肝脏的特点 | 第18-20页 |
1.2 肝再生的特点 | 第20-21页 |
1.2.1 启动阶段 | 第20页 |
1.2.2 增值阶段 | 第20-21页 |
1.2.3 终止阶段 | 第21页 |
1.3 小鼠肝切除的方法 | 第21-24页 |
1.3.1 几种手术方法 | 第22-23页 |
1.3.1.1 传统结扎法 | 第22页 |
1.3.1.2 止血夹手术法 | 第22页 |
1.3.1.3 显微手术法 | 第22-23页 |
1.3.2 动物的选择 | 第23页 |
1.3.3 麻醉的方式 | 第23页 |
1.3.4 术中术后的处理与注意事项 | 第23-24页 |
1.4 肝再生模型 | 第24-26页 |
1.4.1 2/3 肝切除模型 | 第24页 |
1.4.2 反复肝切除模型 | 第24页 |
1.4.3 极限肝切除模型 | 第24-25页 |
1.4.4 化学药物损伤模型 | 第25页 |
1.4.5 门静脉分支结扎模型 | 第25-26页 |
1.5 问题与展望 | 第26-27页 |
第2章 小鼠 70 %(2/3)肝切除模型的建立 | 第27-34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1.2 实验动物 | 第27-28页 |
2.1.3 方法 | 第28-32页 |
2.2 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藏药波棱瓜子总木脂素部位对小鼠 70 %(2/3)肝切除术后肝功能及肝再生的影响 | 第34-69页 |
3.1 藏药波棱瓜子总木脂素部位对小鼠 70 %(2/3)肝切除术后肝脏修复的影响 | 第34-57页 |
3.1.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8页 |
3.1.1.1 实验药物与试剂 | 第34-35页 |
3.1.1.2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3.1.1.3 实验动物 | 第36页 |
3.1.1.4 方法 | 第36-38页 |
3.1.2 结果 | 第38-56页 |
3.1.3 小结 | 第56-57页 |
3.2 藏药波棱瓜子总木脂素部位对不同月龄小鼠 70 %(2/3)肝切除术后肝脏修复的影响 | 第57-69页 |
3.2.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3.2.1.1 实验药物与试剂 | 第57页 |
3.2.1.2 仪器 | 第57页 |
3.2.1.3 动物 | 第57页 |
3.2.1.4 方法 | 第57-58页 |
3.2.2 结果 | 第58-68页 |
3.2.3 小结 | 第68-69页 |
第4章 藏药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小鼠肝脏切除手术的保护作用机制初步探讨 | 第69-7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1页 |
4.1.1 实验药物与试剂 | 第69页 |
4.1.2 仪器 | 第69-70页 |
4.1.3 动物 | 第70页 |
4.1.4 方法 | 第70-71页 |
4.1.4.1 检测指标 | 第70页 |
4.1.4.2 数据统计 | 第70-71页 |
4.2 结果 | 第71-74页 |
4.3 小结 | 第74-75页 |
讨论 | 第75-79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