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7页 |
第一章 羌族题材电影历史与现状 | 第17-26页 |
第一节概念与研究范围 | 第17-18页 |
一、“少数民族电影”的含义 | 第17页 |
二、“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定义 | 第17-18页 |
三、羌族题材电影的范围界定 | 第18页 |
第二节 羌族题材电影发展过程 | 第18-26页 |
一、政治影片《羌笛颂》开创的羌族题材电影初兴时期 | 第19-21页 |
二、人情电影“羌族三部曲”重燃的羌族题材电影发展时期 | 第21-24页 |
三、商业大片《古堡之吻》昭示羌族题材电影创新时期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羌族题材电影的内容剖释 | 第26-40页 |
第一节羌族题材电影的内容构架 | 第26-33页 |
一、宗教文化的诠释 | 第26-27页 |
二、生活民俗的呈现 | 第27-30页 |
三、民间艺术的展示 | 第30-31页 |
四、政治生活的表达 | 第31-33页 |
第二节 羌族题材电影的内涵解读 | 第33-36页 |
一、现实生活中爱情与婚姻的反差 | 第33-34页 |
二、自然灾难下人性与生命的反思 | 第34-35页 |
三、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羌族题材电影的视听美学效果分析 | 第36-40页 |
一、画面呈现的原生态唯美性 | 第36-38页 |
二、声音表达的民族艺术性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羌族题材电影的社会功能 | 第40-45页 |
第一节 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宣传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 第41-43页 |
第三节 扩大羌区影响力及文化旅游业发展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羌族题材电影的传播现状调查 | 第45-59页 |
第一节 族内受众影响力大于族外受众 | 第45-49页 |
一、对于羌族题材电影的关注情况 | 第47-48页 |
二、观看羌族题材电影的动机 | 第48-49页 |
三、电影中最吸引受众的元素 | 第49页 |
第二节 传播渠道狭窄族外人群知之甚少 | 第49-52页 |
一、受众观看电影的主要渠道 | 第50-51页 |
二、受众观看羌族题材电影的主要渠道 | 第51-52页 |
第三节 传播内容局限受众共鸣度较弱 | 第52-55页 |
一、对于羌族题材电影的总体评价一般 | 第52-53页 |
二、羌族题材电影对羌族文化生活的呈现 | 第53页 |
三、羌族题材电影存在的问题 | 第53-55页 |
第四节 传播效果普遍未达到预期 | 第55-59页 |
一、观影后对羌族的印象有一些变化 | 第56页 |
二、部分受众会向他人推荐影片 | 第56-57页 |
三、羌族题材电影的传播意义 | 第57-58页 |
四、羌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展望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羌族题材电影发展的困境归因和建议 | 第59-68页 |
第一节 羌族题材电影发展的困境归因 | 第59-63页 |
一、影片内容质量欠佳 | 第60-61页 |
二、缺乏资金注入和国内外营销渠道 | 第61-62页 |
三、本民族电影人才匮乏 | 第62-63页 |
第二节 羌族题材电影发展思路 | 第63-68页 |
一、深挖民族文化内涵 | 第63-64页 |
二、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 | 第64-65页 |
三、增强跨文化传播意识 | 第65-66页 |
四、利用政策红利发展羌族文化产业链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一 问卷调查表 | 第72-75页 |
附录二 图表目录 | 第75-76页 |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学术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