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三种中药提取多糖及其复合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中英文缩略语表第12-13页
第一章 序言第13-20页
    1、中药多糖的研究概述第13-18页
        1.1 中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第13-17页
            1.1.1 中药多糖的提取第13-14页
            1.1.2 中药多糖的分离纯化第14-17页
        1.2 生物活性第17-18页
            1.2.1 抗氧化作用第17页
            1.2.2 免疫增强作用第17页
            1.2.3 抗肿瘤作用第17-18页
            1.2.4 其他作用第18页
    2、小结第18页
    3、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8-20页
第二章 枸杞多糖、黄芪多糖、红枣多糖的提取和单糖组成分析第20-30页
    1、引言第20页
    2、材料与仪器第20-22页
        2.1 原料第20页
        2.2 实验试剂第20-21页
        2.3 仪器第21-22页
    3、实验方法第22-24页
        3.1 多糖的提取第22页
        3.2 多糖基本指标分析第22-24页
            3.2.1 总糖含量测定第22-23页
            3.2.2 多糖得率计算第23页
            3.2.3 单糖组成分析第23-24页
    4、结果与讨论第24-29页
        4.1 葡萄糖标准曲线第24-25页
        4.2 总糖含量测定结果和多糖得第25页
        4.3 单糖组成分析结果第25-29页
            4.3.1 标准单糖衍生物的色谱分析结果第25-26页
            4.3.2 样品多糖衍生物的色谱分析结果第26-29页
    5、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枸杞多糖、黄芪多糖、红枣多糖及其复合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第30-44页
    1、引言第30页
    2、材料与仪器第30-32页
        2.1 原料第30-31页
        2.2 实验试剂第31-32页
        2.3 仪器第32页
    3、实验方法第32-36页
        3.1 DPPH清除率测定第32-33页
        3.2 ·OH清除率测定第33页
        3.3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测定第33页
        3.4 还原能力的测定第33-34页
        3.5 细胞的培养第34页
            3.5.1 细胞复苏第34页
            3.5.2 细胞培养第34页
            3.5.3 细胞冻存第34页
        3.6 H_2O_2诱导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3.7 多糖最佳保护浓度的筛选第35页
        3.8 细胞抗氧化指标检测第35-36页
            3.8.1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第35页
            3.8.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第35-36页
            3.8.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检测第36页
    4、结果与讨论第36-43页
        4.1 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第36-37页
        4.2 多糖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第37页
        4.3 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第37-38页
        4.4 还原能力的测定第38-39页
        4.5 H_2O_2诱导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4.6 多糖对LO2和 HepG2细胞最佳保护浓度筛选结果第40-42页
        4.7 细胞抗氧化指标检测结果第42-43页
    5、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枸杞多糖、黄芪多糖、红枣多糖及其复合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第44-56页
    1、引言第44页
    2、材料与仪器第44-45页
        2.1 原料第44页
        2.2 实验动物第44页
        2.3 实验试剂第44-45页
        2.4 仪器第45页
    3、实验方法第45-48页
        3.1 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制备第45-46页
        3.2 动物分组和给药方法第46页
        3.3 样品的采集第46-47页
            3.3.1 小鼠摘除眼球采血及分离血清第46页
            3.3.2 肝脏指数测定第46页
            3.3.3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第46-47页
            3.3.4 肝脏匀浆液采集第47页
        3.4 血清学指标测定第47页
            3.4.1 谷丙转氨酶 (ALT)活性测定第47页
            3.4.2 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测定第47页
            3.4.3 白蛋白(Alb)含量测定第47页
        3.5 肝组织生化指标测定第47-48页
            3.5.1 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第47页
            3.5.2 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第47-48页
            3.5.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测定第48页
            3.5.4 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测定第48页
    4、结果与讨论第48-55页
        4.1 多糖对肝损伤小鼠肝脏指数的影响第48-49页
        4.2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第49-51页
        4.3 多糖对肝损伤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第51-55页
    5、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防己甲素促胃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miR-1248、miR-193b-3p作用研究
下一篇: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及其金属配合物制备、生物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