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民间藤茶药用概况 | 第10-11页 |
1.2 藤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第11页 |
1.2.1 黄酮类 | 第11页 |
1.2.2 低聚芪类、酚类及蹂质 | 第11页 |
1.3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1 抗炎和镇痛作用 | 第11-12页 |
1.3.2 抗氧化作用 | 第12页 |
1.3.3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2页 |
1.3.4 抗菌作用 | 第12-13页 |
1.3.5 降血糖、降血脂及降压作用 | 第13页 |
1.3.6 抗肿瘤作用 | 第13页 |
1.4 二氢杨梅素-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 第13-15页 |
1.5 选题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及工艺优化 | 第17-28页 |
2.1 仪器试剂 | 第17-18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2.2.1 DMY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18页 |
2.2.2 HPLC操作方法的确定 | 第18页 |
2.2.3 线性关系考察 | 第18-19页 |
2.2.4 样品处理方法 | 第19页 |
2.2.5 单因素考察 | 第19页 |
2.2.6 正交实验设计 | 第19-2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0-27页 |
2.3.1 HPLC测定DMY含量 | 第20-22页 |
2.3.2 单因素实验 | 第22-25页 |
2.3.3 正交试验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二氢杨梅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28-44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8-33页 |
3.1.1 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3.1.2 缓冲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3.1.3 配合物溶液以及DNA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3.1.4 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3.1.5 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流体力学实验 | 第30页 |
3.1.6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实验 | 第30-31页 |
3.1.7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31-33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3.2.1 配合物结构表征 | 第33-35页 |
3.2.2 质谱与氢谱 | 第35-36页 |
3.2.3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 | 第36-38页 |
3.2.4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淬灭实验 | 第38-40页 |
3.2.5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粘度测定 | 第40-41页 |
3.2.6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实验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二氢杨梅素配合物抗肝癌活性的研究 | 第44-56页 |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4-45页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5-50页 |
4.2.1 无菌操作 | 第45页 |
4.2.2 细胞操作及试剂配制 | 第45-47页 |
4.2.3 MTT实验 | 第47-48页 |
4.2.4 Annexin V- FITC/PI细胞凋亡检测 | 第48-49页 |
4.2.5 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 | 第49页 |
4.2.6 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4.2.7 抗氧化性实验 | 第5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4.3.1 MTT法检测细胞毒性 | 第50-51页 |
4.3.2 细胞凋亡率 | 第51-52页 |
4.3.3 细胞周期检测 | 第52-53页 |
4.3.4 抗氧化性实验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化合物的部分表征图谱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