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绝版木刻创作中地域特征与语言形式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研究的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的思路 | 第7-9页 |
三、国内外版画梳理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云南绝版木刻的地域性特征概述 | 第14-18页 |
第一节 绝版木刻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云南绝版木刻的地域性特征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云南本土美术资源梳理和分析 | 第18-20页 |
第一节 云南本土美术文化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本土美术资源在各区域版画创作中的特征 | 第19页 |
第三节 本土美术文化资源的意义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云南地域资源引入版画创作中的历史变化 | 第20-25页 |
第一节 绝版木刻形成期的浪漫唯美风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云南绝版木刻过渡期的神秘风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绝版木刻发展期的平稳多元化 | 第22-23页 |
第四节 绝版木刻现阶段风格分析 | 第23-25页 |
第四章 云南地域特征影响绝版木刻创作的表现 | 第25-31页 |
第一节 地域文化影响云南绝版木刻的形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地域文化影响云南绝版木刻的传承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地域文化影响云南绝版木刻的审美和风格 | 第27-31页 |
一、通过心理特征的审美影响 | 第28页 |
二、自然环境对云南绝版木刻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三、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五章 云南绝版木刻语言表现形式的变化 | 第31-34页 |
第一节 媒介材料的拓展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民族传统样式的改造 | 第32页 |
第三节 时代精神的突出 | 第32-34页 |
第六章 地域资源引入创作中的版画家及作品分析 | 第34-38页 |
第一节 版画家李成忠的写实再现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版画家李秀的情感融合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版画家郭游的技法探索 | 第36-38页 |
第七章 云南绝版木刻内容与形式语言在当代的发展 | 第38-45页 |
第一节 探索新形式 | 第38-39页 |
第二节 立足传统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融入当代 | 第40-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