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丧葬仪式语言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7页 |
第一节 陆良县地理人口及历史发展概况 | 第8-9页 |
一、地理人口概况 | 第8页 |
二、历史发展概况 | 第8-9页 |
第二节 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陆良方言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陆良丧葬仪式文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相关说明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陆良丧葬仪式口语词研究 | 第17-44页 |
第一节 陆良丧葬仪式口语词分类释义 | 第18-39页 |
一、服饰类 | 第18-21页 |
二、用具类 | 第21-28页 |
三、行为活动类 | 第28-39页 |
第二节 陆良丧葬仪式口语词的特色 | 第39-41页 |
一、特殊的“子”缀 | 第39-40页 |
二、趋吉避凶性 | 第40-41页 |
三、专用性 | 第41页 |
第三节 陆良丧葬仪式口语词体现的观念 | 第41-43页 |
一、事死如事生的传统观念 | 第41-42页 |
二、以生者为重的利己观念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陆良丧葬仪式孝经词汇及相关问题研究 | 第44-67页 |
第一节 陆良丧葬仪式孝经概述 | 第44-53页 |
一、陆良丧葬仪式孝经的来源 | 第44-52页 |
二、陆良丧葬仪式孝经的传承 | 第52-53页 |
第二节 陆良丧葬仪式孝经的语言特色 | 第53-63页 |
一、句式特色 | 第53-55页 |
二、语言风格 | 第55-59页 |
三、常用辞格 | 第59-61页 |
四、文字特色 | 第61-63页 |
第三节 陆良丧葬仪式孝经语言体现的观念 | 第63-66页 |
一、功利化的鬼神观 | 第63-64页 |
二、落后的家庭观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陆良丧葬仪式词汇造词理据研究 | 第67-75页 |
第一节 运用形象思维造词 | 第67-70页 |
一、根据事物外形特征造词 | 第67-69页 |
二、根据事物用途造词 | 第69页 |
三、根据事物产生时的主要动作造词 | 第69-70页 |
第二节 运用抽象思维造词 | 第70-72页 |
一、根据事物与已知事物相似性造词 | 第70页 |
二、根据事物局部特征或某一要素造词 | 第70-71页 |
三、根据避讳心理造词 | 第71-72页 |
第三节 陆良丧葬仪式词汇造词理据体现的观念 | 第72-74页 |
一、对死亡定义的模糊观念 | 第72-73页 |
二、功利化的丧葬观 | 第73-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