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艺术展及其审美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22页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0.2 研究方法和目标 | 第13-14页 |
0.3 创新点 | 第14页 |
0.4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第一章 沉浸式艺术展概述 | 第22-28页 |
1.1 “沉浸式”提出及其定义 | 第22-24页 |
1.1.1 关于“沉浸”的提出 | 第22-23页 |
1.1.2 沉浸式及沉浸式艺术展 | 第23-24页 |
1.2 沉浸式艺术展兴起背景及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1.2.1 兴起背景 | 第24-25页 |
1.2.2 发展现状 | 第25-27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沉浸式艺术展数字媒介应用 | 第28-36页 |
2.1 媒介特性及应用 | 第28-31页 |
2.1.1 传播性 | 第28-30页 |
2.1.2 复制性 | 第30-31页 |
2.2 技术特性及应用 | 第31-33页 |
2.2.1 互动性 | 第31-32页 |
2.2.2 虚拟性 | 第32-33页 |
2.3 实验特性及应用 | 第33-35页 |
2.3.1 主题与观念 | 第33-34页 |
2.3.2 媒介与材料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沉浸式艺术展形式与内容 | 第36-46页 |
3.1 沉浸式艺术展与传统艺术展 | 第36-38页 |
3.1.1 沉浸式艺术展与传统艺术展的关系 | 第36-37页 |
3.1.2 沉浸式艺术展与传统艺术展的区别 | 第37-38页 |
3.2 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 第38-42页 |
3.2.1 实验性的呈现方式 | 第38-40页 |
3.2.2 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 第40页 |
3.2.3 展览主客体间联系 | 第40-42页 |
3.3 当代艺术生产 | 第42-45页 |
3.3.1 艺术生产理论 | 第42-43页 |
3.3.2 艺术生产方式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沉浸式艺术展审美特征 | 第46-55页 |
4.1 艺术创作——表达作品主题 | 第46-49页 |
4.1.1 展览的造型性与直观性 | 第46-47页 |
4.1.2 展览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 第47-49页 |
4.2 艺术作品——对于作品空间“意境”营造 | 第49-52页 |
4.2.1 全感官:媒介即环境 | 第49页 |
4.2.2 参与性:投入式体验 | 第49-51页 |
4.2.3 叙事性:作品结构完整 | 第51-52页 |
4.3 艺术接受——受众审美感受 | 第52-54页 |
4.3.1 受众审美感知 | 第52-53页 |
4.3.2 受众联想想象 | 第53页 |
4.3.3 受众情感体验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