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及缩略表(Acronyms and Symbols)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国内外葡萄砧木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1.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2页 |
1.1.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2 砧木对接穗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嫁接亲和性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砧木对接穗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页 |
1.2.3 砧木对接穗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4 砧木对接穗果实品质的影响 | 第15页 |
1.2.5 砧木对接穗枝条抗逆性的影响 | 第15页 |
1.3 白藜芦醇简介 | 第15-17页 |
1.3.1 白藜芦醇的理化特性 | 第15-16页 |
1.3.2 白藜芦醇的诱导以及生物合成 | 第16-17页 |
1.4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 | 第17页 |
1.5 白藜芦醇的检测分析 | 第17-19页 |
1.5.1 提取 | 第17-18页 |
1.5.2 分析测定 | 第18-19页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0-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2.1.1 试验地的生态条件 | 第20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3 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2.1.4 统计分析 | 第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2.2.1 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植株新梢长、砧木粗度和接穗粗度的影响 | 第21-23页 |
2.2.2 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叶面积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3 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4 不同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 讨论 | 第26-27页 |
2.3.1 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植株生长指标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2 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植株光合指标的影响 | 第27页 |
2.4 结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叶片白藜芦醇及其相关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29-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3.1.2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29页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9-31页 |
3.1.4 统计分析 | 第3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3.2.1 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叶片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2 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叶片合成白藜芦醇前体物质苯丙氨酸、肉桂酸以及香豆酸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3 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叶片Malonyl-COA和 4CA浓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4 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叶片 PAL、C4H 和 4CL 酶活性影响 | 第35-36页 |
3.2.5 不同抗性砧木对‘赤霞珠’葡萄叶片 POD、PPO 活性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6 白藜芦醇及合成其前提代谢物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3.3 讨论 | 第38-39页 |
3.3.1 不同抗性砧木品种对‘赤霞珠’葡萄叶片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苷含量的影响 | 第38页 |
3.3.2 白藜芦醇与前体代谢物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3.3.3 白藜芦醇与其代谢酶分析研究 | 第39页 |
3.4 结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4.1 全文结论 | 第41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