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各类型高等学校论文--民办院校论文

民办高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4-15页
        1.2.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2.2 研究框架第15页
    1.3 研究方法第15-18页
第二章 产学研与就业导向第18-32页
    2.1 产学研合作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第18-20页
        2.1.1 产学研合作的含义第18-19页
        2.1.2 产学研三者相互关系第19-20页
        2.1.3 产学研合作相关概念-“官产学关系”第20页
    2.2 产学研与就业导向的关系第20-22页
    2.3 国内外关于产学研合作现状介绍第22-32页
        2.3.1 国外产学研研究现状第22-24页
        2.3.2 发达国家产学研发展概况介绍第24-25页
        2.3.3 国内产学研研究现状第25-32页
第三章 国内民办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难点第32-38页
    3.1 国内民办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的现状第32-33页
    3.2 国内民办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存在的难点第33-38页
        3.2.1 资金来源匮乏,融资渠道单一第33-34页
        3.2.2 政府缺位,缺乏地方政府的强大宏观引导作用第34页
        3.2.3 缺少为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的中介机构第34-35页
        3.2.4 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协调第35页
        3.2.5 缺乏高水平人才,人员流动频繁第35-36页
        3.2.6 科研定位偏差,科研与市场脱轨第36页
        3.2.7 办学理念偏差,趋同化发展严重第36-38页
第四章 就业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实例分析——燕京理工学院第38-50页
    4.1 本校的校企合作工作现状第38-43页
        4.1.1 校企合作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大胆创新工作模式和思路第38-39页
        4.1.2 校企合作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品牌活动初具影响力第39-41页
        4.1.3 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初见成效,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元化第41-43页
    4.2 该校师生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转为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可能性第43-44页
    4.3 该校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规划第44-50页
        4.3.1 利用学校所处经济圈的区域优势,打造“5公里环燕理知识经济圈”模式第44-45页
        4.3.2 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实现校企需求“全过程无缝对接”模式第45页
        4.3.3 实现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搭建“引校进厂”合作模式第45-46页
        4.3.4 深化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建立“商会协会联盟”合作模式第46-47页
        4.3.5 以技术转化和风投体系为支撑,探索多渠道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第47-50页
第五章 民办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第50-54页
    5.1 瞄准经济市场发展动向,全面寻求地方合作资源第50页
    5.2 以“三重螺旋理论”为指导,积极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第50-51页
    5.3 以监理制度为保障,设立专门机构、专项资金第51页
    5.4 坚持以“人”为中心,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第51-52页
    5.5 创办校办产业模式,实现教学、实践一体化的过程管理第52页
    5.6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毕业设计企业命题、真题真做第52-54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2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62-63页
附件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TR公司企业流程管理的优化研究
下一篇:兰州寰球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