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S/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处理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7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 第2章 PPP解算方法 | 第19-27页 |
| 2.1 模糊度浮点解方法 | 第19-22页 |
| 2.1.1 传统观测模型 | 第19-20页 |
| 2.1.2 UofC模型 | 第20页 |
| 2.1.3 无模糊度模型 | 第20-22页 |
| 2.2 模糊度固定解方法 | 第22-25页 |
| 2.2.1 基于FCB的模糊度固定 | 第22-24页 |
| 2.2.2 基于整数钟的模糊度固定 | 第24-25页 |
| 2.3 浮点解固定解比较 | 第25-2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PPP误差修正方法 | 第27-51页 |
| 3.1 介绍 | 第27页 |
| 3.2 卫星相关的误差 | 第27-37页 |
| 3.2.1 星历误差 | 第27-31页 |
| 3.2.2 卫星钟差 | 第31-33页 |
| 3.2.3 相对论效应 | 第33-35页 |
| 3.2.4 卫星天线相位 | 第35-37页 |
| 3.3 信号传播相关的误差 | 第37-42页 |
| 3.3.1 电离层延迟 | 第37-39页 |
| 3.3.2 对流层延迟 | 第39-42页 |
| 3.4 接收机相关的误差 | 第42-43页 |
| 3.4.1 接收机天线相位 | 第42-43页 |
| 3.5 其他误差 | 第43-49页 |
| 3.5.1 地球自转 | 第43-45页 |
| 3.5.2 海洋负荷 | 第45-46页 |
| 3.5.3 固体潮 | 第46-48页 |
| 3.5.4 极移 | 第48-4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PPP非差模型周跳探测与修复 | 第51-63页 |
| 4.1 周跳成因及其影响 | 第51-52页 |
| 4.2 直观观测 | 第52页 |
| 4.3 周跳探测方法 | 第52-61页 |
| 4.3.1 电离层残差法 | 第52-56页 |
| 4.3.2 M-W组合 | 第56-59页 |
| 4.3.3 联合电离层残差法和M-W组合 | 第59-6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5章 BDS/GPS组合PPP算法实现 | 第63-79页 |
| 5.1 PPP参数估计方法 | 第63-66页 |
| 5.1.1 最小二乘方法 | 第63-64页 |
| 5.1.2 卡尔曼滤波 | 第64-66页 |
| 5.2 BDS/GPS组合PPP处理方法 | 第66-69页 |
| 5.3 基于AKF的过程噪声估计 | 第69-72页 |
| 5.4 PPP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72-78页 |
| 5.4.1 静态模式 | 第72-75页 |
| 5.4.2 动态模式 | 第75-78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