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RF原子磁强计的液体零场核磁共振谱仪的研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零场和低场核磁共振 | 第11-12页 |
1.2 碱金属原子磁强计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基本原理 | 第15-35页 |
2.1 液体零场核磁共振原理 | 第15-21页 |
2.1.1 核自旋系统基础 | 第15-16页 |
2.1.2 核自旋受到的作用 | 第16-17页 |
2.1.3 哈密顿量作用下系统的演化 | 第17-18页 |
2.1.4 实验的初态 | 第18-20页 |
2.1.5 实验中的信号观测 | 第20-21页 |
2.2 SERF磁强计原理 | 第21-35页 |
2.2.1 碱金属原子光谱 | 第22-23页 |
2.2.2 光泵浦 | 第23-25页 |
2.2.3 光探测 | 第25-27页 |
2.2.4 弛豫 | 第27-29页 |
2.2.5 SERF磁强计 | 第29-31页 |
2.2.6 灵敏度 | 第31-35页 |
第三章 谱仪的装置和测试结果 | 第35-53页 |
3.1 SERF磁强计装置 | 第35-38页 |
3.1.1 原子气室 | 第35-36页 |
3.1.2 气室加热 | 第36-37页 |
3.1.3 磁场屏蔽和剩磁补偿 | 第37-38页 |
3.1.4 光学 | 第38页 |
3.2 磁强计的测试和调优 | 第38-45页 |
3.2.1 原子吸收光谱测量 | 第38-40页 |
3.2.2 弛豫动力学测试 | 第40-43页 |
3.2.3 带宽和灵敏度 | 第43-45页 |
3.3 液体零场核磁共振 | 第45-51页 |
3.3.1 输运结构 | 第45-46页 |
3.3.2 引导场和脉冲场 | 第46-48页 |
3.3.3 实验流程 | 第48-50页 |
3.3.4 初步测试结果 | 第50-51页 |
3.4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实验平台的软件开发 | 第53-63页 |
4.1 硬件控制 | 第53-56页 |
4.1.1 TTL脉冲发生器 | 第53-55页 |
4.1.2 数据采集卡 | 第55页 |
4.1.3 任意波发生器 | 第55-56页 |
4.1.4 电流源 | 第56页 |
4.2 数据处理 | 第56-58页 |
4.2.1 时域信号的处理 | 第57页 |
4.2.2 谱线的处理 | 第57-58页 |
4.3 核磁共振实验应用程序 | 第58-60页 |
4.4 磁强计测试程序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