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教育性评价驱动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10-13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各国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关注第10页
        1.1.2 党的教育方针对我国核心素养培养予以要求第10页
        1.1.3 学生的评价与核心素养培养成为课改的焦点第10-11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1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评价方式开始执行第11页
        1.2.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仍需探索第11页
        1.2.3 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油然而生第11-12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23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3-16页
        2.1.1 教育性评价第13-14页
        2.1.2 生物学核心素养第14-16页
    2.2 教育性评价的内涵第16-17页
        2.2.1 教学应具有教育性第16页
        2.2.2 教学评价应具有教育性第16-17页
    2.3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性评价相关研究第17-20页
        2.3.1 有关“生命观念”素养培养的评价研究第17-18页
        2.3.2 有关“理性思维”中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研究第18页
        2.3.3 有关“科学探究”素养的评价研究第18-19页
        2.3.4 有关“社会责任”素养培养评价的研究第19-20页
    2.4 教育性评价与核心素养培养的联系第20-23页
3 教育性评价驱动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研究第23-37页
    3.1 相关理论对教育性评价与核心素养培养有机结合的依据第23-27页
        3.1.1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观对二者联系的启示第23-24页
        3.1.2 经典泰勒原理对二者联系的启示第24-25页
        3.1.3 情境性认知学习理论对二者联系的启示第25-26页
        3.1.4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对二者联系的启示第26-27页
    3.2 教育性评价与核心素养培养二者具有统一性第27-30页
        3.2.1 二者拥有共同的终身学习价值追求第27页
        3.2.2 二者拥有共同的综合育人追求第27-28页
        3.2.3 二者拥有共同的课程观和教学观第28-30页
    3.3 教育性评价能驱动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应然论证第30-33页
        3.3.1 教育性评价的能促使核心素养的表现第30页
        3.3.2 教育性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终生发展第30-31页
        3.3.3 教育性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创造性发挥第31-32页
        3.3.4 教育性评价解决核心素养培养与标准化统一考试的矛盾第32页
        3.3.5 教育性评价解决核心素养培养与学习动机之间的矛盾第32-33页
    3.4 教育性评价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相辅相成第33-35页
        3.4.1 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教育性评价提供明确标准第33页
        3.4.2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培养为教育性评价提供制度保障第33-34页
        3.4.3 教育性评价使得核心素养培养在方法上更具操作性第34页
        3.4.4 教育性评价的真实性任务为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内容提供载体第34页
        3.4.5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考核最终落实到教育性评价的标准上第34-35页
        3.4.6 教育性评价和核心素养培养共同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第35页
    3.5 教育性评价驱动核心素养培养的事实依据第35-37页
4 教育性评价驱动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第37-50页
    4.1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37页
    4.2 教育性评价驱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教学设计中的体现第37-43页
        4.2.1 教学设计思路第37-38页
        4.2.2 基于以上教学设计思路的阐述第38-42页
        4.2.3 案例教学设计第42-43页
    4.3 课堂教学实施及分析第43-50页
        4.3.1 创设情境——真实性任务的诞生地第44页
        4.3.2 确定最终探究的问题——明确核心任务第44-45页
        4.3.3 设计实验——始于科学探究第45页
        4.3.4 实验操作——学生能力展现第45-46页
        4.3.5 展示交流——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智慧碰撞第46-48页
        4.3.6 课堂总结与评价——及时反馈并更正第48-49页
        4.3.7 课堂结束——“社会责任”情感的升华第49-50页
5 总结第50-57页
    5.1 教育性评价驱动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再理解第50-53页
        5.1.1 教育性评价为相应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教学设计逻辑第50-51页
        5.1.2 教育性评价并不是以价值判断指挥教学第51页
        5.1.3 教育性评价驱动的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第51-52页
        5.1.4 驱动核心素养培养体现在以发展的视角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第52-53页
    5.2 研究的经验总结第53-55页
        5.2.1 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中心任务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第53页
        5.2.2 积极开发与评价标准相对应的教学活动第53页
        5.2.3 以更多的证据来支撑评价的真实任务第53-54页
        5.2.4 修改并保留评价方式和评价指标体系供以后使用第54页
        5.2.5 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并获取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帮助第54页
        5.2.6 可同时进行选修课程、融合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第54-55页
    5.3 基于本研究之上的其它问题探讨第55-57页
        5.3.1 怎样解决统筹大概念的问题第55页
        5.3.2 是否所有的章节都适合教育性评价第55-56页
        5.3.3 是否适合学生分层教学第56页
        5.3.4 怎样为教育性评价开展创造时间第56页
        5.3.5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课堂需要怎样的教师核心素养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让世界有水可用:以色列应对水资源匮乏之道》(节译)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生活化素材对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