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研究综述分析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抽样调查法第16页
        1.3.2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1.3.3 例证法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居家养老服务概述第18-25页
    2.1 居家养老服务的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居家养老第18页
        2.1.2 居家养老服务第18-19页
    2.2 居家养老服务的理论基础第19-25页
        2.2.1 生命周期理论第19-20页
        2.2.2 公共服务理论第20-22页
        2.2.3 社会保障理论第22-25页
第3章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第25-32页
    3.1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第25-27页
    3.2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所取得的成绩第27-29页
    3.3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3.3.1 服务供给不足第29-30页
        3.3.2 服务使用率较低第30页
        3.3.3 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第30页
        3.3.4 服务资金来源单一第30-32页
第4章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2-36页
    4.1 宏观因素第32-34页
        4.1.1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第32页
        4.1.2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单一、结构不合理第32-33页
        4.1.3 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窄第33-34页
    4.2 微观因素第34-36页
        4.2.1 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单一第34页
        4.2.2 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建设水平较低第34-35页
        4.2.3 缺乏对老年群体心理需求的深层次分析第35-36页
第5章 国外居家养老服务经验及对北京市的启示第36-45页
    5.1 澳大利亚居家服务居家养老经验第36-37页
        5.1.1 非正式护工制度第36页
        5.1.2 正式护工制度第36-37页
        5.1.3 退休村第37页
    5.2 英国居家养老服务经验第37-39页
        5.2.1 社区照顾模式第37-38页
        5.2.2 社区照顾模式的基本内容第38页
        5.2.3 居家养老服务运作模式第38-39页
    5.3 新加坡和日本的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第39-40页
        5.3.1 新加坡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第39页
        5.3.2 日本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第39-40页
    5.4 中国上海、宁波、大连等城市的居家养老服务经验第40-42页
        5.4.1 上海的居家养老服务经验第40-41页
        5.4.2 宁波的居家养老服务经验第41页
        5.4.3 大连的居家养老服务经验第41-42页
    5.5 各国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对北京的启示第42-45页
        5.5.1 健全的政策法规第42页
        5.5.2 多样的融资渠道第42-43页
        5.5.3 健全的监督机制第43-44页
        5.5.4 多样的服务方式第44页
        5.5.5 专业化的服务队伍第44-45页
第6章 完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第45-53页
    6.1 宏观层面的干预第45-48页
        6.1.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第45-46页
        6.1.2 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监督机制第46页
        6.1.3 增加服务供给的数量、保证服务供给的质量第46-47页
        6.1.4 拓宽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第47-48页
    6.2 微观层面的干预第48-53页
        6.2.1 促进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多样化、人性化发展第48页
        6.2.2 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第48-49页
        6.2.3 加大对老年群体的深入调查研究第49-51页
        6.2.4 完善社区内相关机构的为老联动体系建设第51-53页
第7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省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下一篇:X公司人才储备战略规划及实施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