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倾向大学生的童年创伤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抑郁症的相关介绍 | 第11-12页 |
1.1.2 抑郁症对人的影响 | 第12页 |
1.1.3 童年创伤的相关介绍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 | 第14-26页 |
2.1 关于抑郁症及抑郁倾向的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2.1.1 抑郁症的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2.1.2 抑郁倾向的概念界定 | 第16页 |
2.1.3 抑郁症的表现 | 第16-17页 |
2.1.4 抑郁倾向的表现 | 第17-18页 |
2.1.5 抑郁的分类及发展特点 | 第18-20页 |
2.2 关于童年创伤的文献综述 | 第20-24页 |
2.2.1 创伤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2.2 童年创伤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2.3 童年创伤的危害 | 第22页 |
2.2.4 童年创伤的研究工具 | 第22-24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2.3.1 理论意义 | 第24-25页 |
2.3.2 实践意义 | 第25-26页 |
第3章 研究一:大学生对于童年创伤经历的认识 | 第26-34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3.2 研究过程 | 第26-28页 |
3.2.1 资料收集 | 第26页 |
3.2.2 被试选取 | 第26-27页 |
3.2.3 调查过程 | 第27-2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3.3.1 开放性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3.3.2 正式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第4章 研究二:抑郁倾向大学生对童年创伤的认识 | 第34-40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4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34-36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34-35页 |
4.2.2 研究工具 | 第35-3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4.3.1 儿童创伤问卷总分 | 第37页 |
4.3.2 情感虐待维度得分 | 第37页 |
4.3.3 躯体虐待维度得分 | 第37-38页 |
4.3.4 性虐待维度得分 | 第38页 |
4.3.5 情感忽视维度得分 | 第38-39页 |
4.3.6 躯体忽视维度得分 | 第39-40页 |
第5章 研究三:个案分析 | 第40-46页 |
5.1 个案被试基本资料 | 第40-41页 |
5.1.1 个案被试一 | 第40页 |
5.1.2 个案被试二 | 第40-41页 |
5.2 访谈过程 | 第41-42页 |
5.3 访谈结果及摘要 | 第42-45页 |
5.3.1 个案被试一访谈摘录 | 第42-44页 |
5.3.2 个案被试二访谈摘录 | 第44-45页 |
5.4 总结 | 第45-46页 |
第6章 讨论 | 第46-4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48-49页 |
附录A 研究一开放性问卷 | 第49-50页 |
附录B 研究一正式调查问卷 | 第50-52页 |
附录C 研究一词汇统计 | 第52-54页 |
附录D 句子完成测验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