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地铁火灾事故人员应急救援安全疏散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地铁火灾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地铁火灾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地铁火灾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人员安全疏散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外人员安全疏散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国内人员安全疏散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8页
        1.5.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地铁突发火灾原因、危害第18-25页
    2.1 地铁火灾原因分析第18-21页
        2.1.1 人的原因第18-19页
        2.1.2 物的原因第19-20页
        2.1.3 管理的原因第20-21页
    2.2 地铁火灾危险性分析第21-24页
        2.2.1 燃烧产物危害分析第21-22页
        2.2.2 疏散难度分析第22-23页
        2.2.3 扑救困难分析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地铁人员安全疏散基础理论研究第25-38页
    3.1 人员安全疏散介绍第25-29页
        3.1.1 安全疏散的概念和原则第25页
        3.1.2 人员安全疏散的判断标准第25-26页
        3.1.3 人员安全疏散准则第26-27页
        3.1.4 人员安全疏散必需时间的计算第27-29页
    3.2 人员特性对疏散的影响第29-35页
        3.2.1 影响人员疏散的反应特性第29-33页
        3.2.2 影响人员疏散的一般人员特性第33-35页
    3.3 人员疏散的其他影响因素第35-36页
        3.3.1 火灾产物第35-36页
        3.3.2 建筑结构第36页
        3.3.3 安全疏散指挥与管理第36页
    3.4 小结第36-38页
4 地铁人员疏散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38-50页
    4.1 层次分析法第38-41页
        4.1.1 基本原理第38页
        4.1.2 一般步骤第38-39页
        4.1.3 具体实现第39-40页
        4.1.4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步骤第40页
        4.1.5 一致性检验第40-41页
    4.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41-43页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41-42页
        4.2.2 某地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2-43页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3-46页
    4.4 隶属度的确定第46-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地铁火灾人员疏散仿真模拟第50-59页
    5.1 人员疏散模型的选择第50-53页
        5.1.1 building EXODUS人员疏散模型简介第50-52页
        5.1.2 building EXODUS的结构第52页
        5.1.3 building EXODUS的特点第52-53页
    5.2 某地铁站火灾人员疏散模拟第53-57页
        5.2.1 车站基本概况第53-54页
        5.2.2 基本参数设置第54-55页
        5.2.3 建筑物内网格图和人员划分第55-56页
        5.2.4 人员安全疏散的模拟第56-57页
    5.3 必须安全疏散时间计算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提高地铁火灾疏散安全的对策第59-73页
    6.1 延长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对策第59-61页
        6.1.1 减少和替代可燃和有毒材料的应用第59页
        6.1.2 合理设计防火分区第59-60页
        6.1.3 设置防排烟设施第60页
        6.1.4 设置灭火系统第60-61页
        6.1.5 设置消防控制系统第61页
    6.2 缩短疏散开始时间的对策第61-63页
        6.2.1 火灾探测系统的设置第61-62页
        6.2.2 报警系统设置第62页
        6.2.3 防灾通信系统设置第62-63页
    6.3 缩短疏散行动时间的对策第63-67页
        6.3.1 优化疏散设计第63-64页
        6.3.2 合理的疏散诱导系统的设置第64-65页
        6.3.3 强化消防安全管理第65-66页
        6.3.4 加强安全教育第66-67页
    6.4 采用不同的疏散方案的对策第67-72页
        6.4.1 疏散方式第67-69页
        6.4.2 疏散程序第69-72页
    6.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7 结论和不足第73-74页
    7.1 结论第73页
    7.2 不足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A第78-8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广告点击率以及标签推荐图模型的广告推荐方法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新能源公交车产业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