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8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四)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6-18页 |
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一) 跨国公司的名称与定义 | 第18-19页 |
1. 跨国公司的名称与定义 | 第18页 |
2. 跨国公司的定义标准 | 第18-19页 |
3. 联合国所使用的名称与定义 | 第19页 |
(二) 跨国公司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2页 |
1.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20页 |
2. 跨国公司连续直接投资理论 | 第20-21页 |
3.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理论 | 第21-22页 |
二、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历程 | 第22-50页 |
(一) 1979-1991 年试验阶段 | 第23-24页 |
1. 国际、国内大背景 | 第23页 |
2. 主要特点 | 第23-24页 |
(二) 1992-2001 大规模进入阶段 | 第24-28页 |
1. 国际、国内大背景 | 第24-25页 |
2.. 主要特点 | 第25-28页 |
(三) 2002 年至今大规模进入阶段 | 第28-42页 |
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主要表现 | 第28-41页 |
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变化的分析 | 第41-42页 |
(四) 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新变化 | 第42-50页 |
1. 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处境艰难 | 第42-43页 |
2..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 | 第43-44页 |
3. 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的调整 | 第44-45页 |
4. 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的调整主要特点 | 第45-48页 |
5. “后危机时代”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新方向 | 第48-50页 |
三、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实证分析——以美日为例 | 第50-56页 |
(一) 案例1: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历程分析 | 第50-51页 |
1. 美国跨国公司投资历程简介 | 第50-51页 |
2. 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主要动机及特点 | 第51页 |
(二) 案例2: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历程分析 | 第51-56页 |
1. 日本跨国公司投资历程简介 | 第52页 |
2. 日本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主要动机及特点 | 第52-53页 |
3. 日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比较 | 第53-56页 |
四、跨国公司2002 年以来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的影响 | 第56-63页 |
(一) 跨国公司整合价值链对本地企业的影响 | 第56-58页 |
1. 跨国公司与其价值链合作伙伴的关系分析 | 第56-57页 |
2. 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基于供应链的合作 | 第57页 |
3. 进入跨国公司价值链对本地企业的影响 | 第57-58页 |
(二)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影响 | 第58-59页 |
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给跨国公司带来的效应 | 第58页 |
2.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58-59页 |
(三) 跨国公司研发中国化的影响 | 第59-61页 |
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国化的积极影响 | 第59-60页 |
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具有一定潜在风险 | 第60-61页 |
(四) 跨国公司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威胁 | 第61-63页 |
1. 跨国公司占有的市场份额远高于国内企业 | 第61-62页 |
2. 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实力致力于控制整个产业链 | 第62-63页 |
五、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对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启示 | 第63-69页 |
(一) 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加速海外并购走出去 | 第63-64页 |
1. 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中国出口更加困难 | 第63-64页 |
2. 学习日本,从贸易立国转变为投资立国 | 第64页 |
(二) 打破外资对物流的垄断,重塑供应链 | 第64-65页 |
(三) 规范保护商业秘密的相关法律,防范国际商业间谍 | 第65-66页 |
(四) 金融上全面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 第66-67页 |
1. 改革金融体制,支持企业海外扩张 | 第66页 |
2.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 第66页 |
3. 根据中国国情尝试产融结合新模式 | 第66-67页 |
(五) 海外扩张的主体应多元化 | 第67页 |
(六) 明确政府权责,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海外投资保障制度 | 第67-68页 |
(七) 加快进行国内产业整合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参考书目 | 第74-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