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章 价格行政法律制度界说 | 第13-17页 |
1.1 价格行政的一般理论 | 第13-14页 |
1.2 价格行政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1.2.1 政府调控价格 | 第14页 |
1.2.2 价格监测 | 第14页 |
1.2.3 听证制度 | 第14-15页 |
1.2.4 价格监督 | 第15页 |
1.2.5 价格违法行为 | 第15页 |
1.3 价格行政法律制度体系 | 第15-17页 |
1.3.1 价格行政法律制度体系之广义说 | 第15-16页 |
1.3.2 价格行政法律制度体系之狭义说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价格行政法律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17-30页 |
2.1 我国价格行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7-28页 |
2.1.1 价格实体法立法不周密 | 第17-19页 |
2.1.2 价格监管程序不规范 | 第19-20页 |
2.1.3 价格听证制度不完善 | 第20-22页 |
2.1.4 价格监测体制和信息系统不健全 | 第22-23页 |
2.1.5 价格监管主体的行政责任不明晰 | 第23-25页 |
2.1.6 现行价格法部分规则与WTO规则不协调 | 第25-28页 |
2.2 我国价格行政法律制度存在问题之成因 | 第28-30页 |
2.2.1 行政主导的立法体制是价格行政法律制度的冲突与矛盾之根本成因 | 第28页 |
2.2.2 立法利益权衡之“立法博弈”是价格执法监管体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28-29页 |
2.2.3 价格行政管理体系的封闭性是与WTO规则不协调的关键原因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地区)价格行政法律制度之可借鉴经验 | 第30-37页 |
3.1 美国、日本、香港地区的价格行政法律制度之特点分析 | 第30-35页 |
3.1.1 美国的价格行政法律制度之特点 | 第30-32页 |
3.1.2 日本价格行政法律制度之特点 | 第32-33页 |
3.1.3 香港地区价格行政法律制度之特点 | 第33-35页 |
3.2 发达国家(地区)价格行政法律制度之可借鉴经验 | 第35-37页 |
3.2.1 立法技术高超严谨富有前瞻性,价格法律体系完整 | 第35页 |
3.2.2 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运用综合手段管理价格 | 第35页 |
3.2.3 具有高效的执法监督体系 | 第35-36页 |
3.2.4 建立了对重要农产品价格的支持体系和公共产品管理体系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价格行政法律制度的具体途径 | 第37-48页 |
4.1 改进我国价格法制 | 第37-39页 |
4.1.1 调整价格立法理念与价格管理体制 | 第37页 |
4.1.2 扩大价格法调整范围 | 第37-38页 |
4.1.3 理顺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 | 第38页 |
4.1.4 完善价格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38-39页 |
4.2 重构价格执法监管体制 | 第39-41页 |
4.2.1 改革行政监管体制 | 第39-40页 |
4.2.2 建立价格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机制 | 第40页 |
4.2.3 探索价格提醒告诫执法模式 | 第40-41页 |
4.3 优化价格听证制度 | 第41-43页 |
4.3.1 注重价格听证代表的广泛性 | 第41页 |
4.3.2 提高价格听证制度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 第41页 |
4.3.3 增强价格听证会主持人的独立性 | 第41-42页 |
4.3.4 明确听证笔录在价格听证中的法律效力 | 第42页 |
4.3.5 建立定价复议和诉讼机制 | 第42-43页 |
4.4 完善价格监测体系 | 第43-44页 |
4.4.1 健全价格监测系统 | 第43-44页 |
4.4.2 建立我国价格安全预警管理体系 | 第44页 |
4.4.3 建立价格监测预警行政问责制 | 第44页 |
4.5 依据WTO义务接轨其规则 | 第44-46页 |
4.5.1 完善进出口商品价格管理 | 第44-45页 |
4.5.2 拓展价格行政管理职能 | 第45页 |
4.5.3 接轨价格行政管理程序 | 第45-46页 |
4.6 建立价格行政问责制度 | 第46-47页 |
4.6.1 规制政府价格行政管理权 | 第46页 |
4.6.2 完善价格行政管理责任机制 | 第46-47页 |
4.7 探索价格公益诉讼制度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