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15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研究基础 | 第15-25页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概念和特征 | 第15-20页 |
一、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二、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特征 | 第17-19页 |
三、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分类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性质解构 | 第20-25页 |
一、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性质辨析 | 第20-22页 |
二、 不同组织形式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信托性质探究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税法关联性之理论分析 | 第25-30页 |
第一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税法关联性之经济学分析 | 第25-27页 |
一、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 第25-26页 |
二、 税收对承担风险的影响 | 第26页 |
三、 外部性理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税法关联性之税法学分析 | 第27-30页 |
一、 税法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 | 第28-29页 |
二、 税法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调控作用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实践的域外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实践 | 第30-32页 |
一、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 第30-31页 |
二、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实践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其他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实践 | 第32-35页 |
一、 英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实践 | 第32-34页 |
二、 日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实践 | 第34页 |
三、 韩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实践 | 第34-35页 |
四、 印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实践 | 第35页 |
五、 我国台湾地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实践 | 第35页 |
第三节 域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实践经验借鉴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法律制度评析 | 第37-49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负分析 | 第37-41页 |
一、 基金层面的税负情况 | 第38-39页 |
二、 基金股东层面的税负情况 | 第39-40页 |
三、 基金管理人层面的税负情况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问题检讨 | 第41-42页 |
一、 重复征税不合理 | 第41-42页 |
二、 税收优惠存缺陷 | 第42页 |
第三节 我国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负分析 | 第42-46页 |
一、 基金层面的税负情况 | 第44页 |
二、 基金有限合伙人层面的税负情况 | 第44-45页 |
三、 基金普通合伙人层面的税负情况 | 第45-46页 |
第四节 我国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法问题检讨 | 第46-49页 |
一、 “流经”原则实施不彻底 | 第46-47页 |
二、 附带收益课税规则不明确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49-55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法律制度的原则 | 第49-52页 |
一、 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税收法律制度之基本原则 | 第49-51页 |
二、 特殊原则——实质课税主义与导管原则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私募股权税收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 | 第52-55页 |
一、 坚持税收法定,健全相关制度 | 第52-53页 |
二、 保障税收公平,调整课税规则 | 第53-54页 |
三、 实现税收效率,完善优惠措施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