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言 | 第11-15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三、本文研究主体的界定 | 第14页 |
四、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特性及主体规制的意义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特性及意义 | 第16-19页 |
一、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内涵界定 | 第16-17页 |
二、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特性 | 第17-18页 |
三、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特性的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结构与主体制度的意义 | 第19-21页 |
一、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结构 | 第19-20页 |
二、双重股东代表诉讼主体规制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原告的实体要件分析 | 第21-32页 |
第一节 一般情形下的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 | 第21-27页 |
一、原告为持有母公司股份的股东 | 第21-23页 |
二、原告股东持有母公司股份比例的要求 | 第23-24页 |
三、原告股东持有母公司股份时间的要求 | 第24-26页 |
四、对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制建议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股份交换情形下的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告 | 第27-32页 |
一、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前进行股份交换情形下原告的要求 | 第27-30页 |
二、提起股东代表诉讼后进行股份交换情形下原告的要求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原告的程序要件分析 | 第32-35页 |
第一节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一、维护公司法人人格独立 | 第32-33页 |
二、为公司内部解决纠纷提供机会 | 第33页 |
三、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结构的性质所需 | 第33页 |
第二节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要求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中例外情况的要求 | 第35页 |
第四章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其他主体的相关问题分析 | 第35-43页 |
第一节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 | 第35-39页 |
一、对双重股东代表诉讼被告范围的国外立法实践 | 第35-36页 |
二、结合我国法律分析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范围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诉讼地位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中其他股东的诉讼参与 | 第40-43页 |
结束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