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协议控制模式的基本理论 | 第12-21页 |
第一节 协议控制模式的提出及含义 | 第12-14页 |
一、协议控制模式的提出 | 第12-13页 |
二、协议控制的法律含义和会计含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协议控制模式的运作机理 | 第14-17页 |
一、协议控制模式的搭建 | 第14-15页 |
二、协议控制模式下返程投资所涉及的合同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协议控制模式的动因分析 | 第17-21页 |
一、境内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 第17-18页 |
二、规避产业政策 | 第18-19页 |
三、规避外资并购的监管 | 第19-20页 |
四、其他市场性原因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协议控制模式下返程投资存在的风险及监管的必要性 | 第21-29页 |
第一节 协议控制模式下返程投资存在的风险 | 第21-26页 |
一、般返程投资的法律风险 | 第21-23页 |
二、协议控制模式下返程投资特有的法律风险 | 第23-26页 |
第二节 协议控制模式下返程投资监管的必要性 | 第26-29页 |
一、返程投资监管的经济法解释 | 第26-27页 |
二、协议控制模式下返程投资区别监管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协议控制模式下返程投资的监管现状分析 | 第29-34页 |
第一节 外资产业准入监管 | 第29-31页 |
一、外资产业准入监管态度不明 | 第29-30页 |
二、外资产业准入监管思路滞后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外资并购监管模糊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外汇登记程序繁琐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协议控制模式下返程投资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34-39页 |
第一节 改变协议控制模式下返程投资的监管思路 | 第34-36页 |
一、采用化堵为疏的监管思路 | 第34-35页 |
二、确立区分原则 | 第35页 |
三、建立实际控制人标准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完善外资产业准入监管 | 第36-38页 |
一、对企业性质加以区分进行监管 | 第36-37页 |
二、对企业所属行业加以区分进行监管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完善协议控制模式的外汇登记 | 第38页 |
第四节 加强协议控制模式的信息披露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后记 | 第45-47页 |